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神话三国之魏武枭雄> 第四十八章 收获【求追读】(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十八章 收获【求追读】(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贾诩本想找个托词,但想了想,很聪明的选择了实话实说:“李儒给董卓献策…”

  曹操打断道:“不是李儒献的,是你,直接说,你给董卓献了什么计策?”

  “实话实说果然是错的……”

  贾诩暗忖,赶忙调整策略,准备重新实话实说。

  他习惯性的想往后缩,把给董卓献策的事,转到李儒身上。

  但刚开口就被揭穿。

  曹操道:“李儒擅长蓄势,借势,所以能帮董卓,汇聚各方力量为己用,借袁氏的谋划,甚至是羌、氐等族,来壮大自己。”

  “但李儒不擅长处理人群关系,梳理复杂问题,来到洛阳,就是他和董卓败亡的开始。”

  李儒的长处,只看董卓的崛起过程,就可知道。

  他帮助董卓暗中积累,迅速成为一方大吏,拥兵自重。

  但不论是李儒还是董卓,来洛阳后,洛阳复杂的人际关系,世家大族盘根错节的力量。

  当氏族的根本利益,受到冲击,阻力来自四面八方。

  董卓,李儒的败亡,是必然的。

  “贾诩你就很擅长揣摩和利用人心,斡旋各方。李儒处理不好现在董卓的困境,主意定是你出的。”

  曹操从容不惊的口气,却在贾诩心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又咽了口唾沫。

  曹操对李儒,董卓,乃至他贾诩的认识,让他再次心惊。

  “我…只是给董卓说了何太后的为人。”

  贾诩瞄了瞄始终没回头,在前行的曹操背影,斟酌着该怎么说:

  “何太后遇事,只会一味用凶狠来排除异己。”

  “在外部压力足够大时,她会近乎疯狂的做某些事,想抓住一些东西,来缓解自己的恐慌。”

  “她从屠户之家走出,以宫女之身登上太后之位,心里是不自信的,没有足够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信心与稳重。”

  贾诩终于拿出了稍许真东西。

  前方的曹操,嘴角挑了挑。

  贾诩的话,让他有些明白过来,董卓在算计什么。

  他们利用狂攻宫禁,制造压力,让太后自己犯错。

  “皇帝出生时,曾被先帝送给一个叫史子眇的道人照看。”

  “史子眇是道家丹鼎一脉的道首。我只知这些,具体怎么实施,是李儒安排的。”贾诩补充。

  他一贯的风格就是用策精准,所谋必中。

  但献策后立即开始规避风险,尽量少参与,这很贾诩。

  “入宫的史子眇,是董卓的人?”曹操问。

  贾诩摇头:“不知道。”

  曹操心想:太后临危之时联系史子眇,是将其当成了底牌,必是绝对信任,身份有问题的可能性应该很小。

  且史子眇养了刘辩多年,如果有问题也不该是现在。

  史子眇是董卓的人,好像说不过去。

  两個时辰前,正因为史子眇的身份不该有问题,卢植见太后命人带其入宫,才没阻止。

  随后曹操也入宫,与卢植到宫外求见。

  不过太后在史子眇入宫后,心里安稳了不少,竟拒绝了这段时间最倚重的卢植,曹操求见。

  曹操把事情理了一遍,对史子眇的身份,出现的时机,画了个大大的问号。

  他取出一颗传讯珠,在其上书写:“把洛阳的变化,告诉皇甫嵩。”

  从虞妃那得来的传讯海珠,其中一颗被荀彧带在身上,另一颗曹操让人送回了谯县。

  这时,他是给荀彧传讯。

  稍远处,张辽策马从厮杀后的府邸内冲出。

  他在战后,锋芒毕露,满脸杀气,策马靠过来:“上军。”

  曹操道:“战况如何?”

  张辽翻身下马:“若占了突袭之利,打其防守空虚处仍不能胜,有何面目再见上军!”

  曹操问:“接下来你想怎么做?”

  张辽一指稍远处的城门:“董卓必在城外广布斥候,以随时应对内外变化,我自北城破门杀出,对他的士气是个很大的打击。

  且沿城扫击董卓城外散布的斥候哨探,消息传到董卓那,看他如何应对!”

  张辽还有围魏救赵的用意。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