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506章:我,曹国舅,汴京首富,轰动全城!(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506章:我,曹国舅,汴京首富,轰动全城!(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翌日,一大早。

  三司使王尧臣便将商人上官羽的《汴京二十四街营造总略草案》呈递到了中书和禁中,并申请廷议。

  与此同时。

  苏良、包拯、王安石三人也纷纷呈递奏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近午时。

  苏良得到消息,官家与中书同意了王尧臣的廷议申请,并定在午后于垂拱殿讨论此事。

  ……

  午后,垂拱殿内。

  两府三司诸相公、台谏官苏良、范镇、知开封府包拯等十余名官员聚坐在一起。

  赵祯开门见山地说道:“汴京二十四街营造之事,城内传的沸沸扬扬,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的意见,朕都听了一些。”

  “此事的关键不在是谁所提,也不在朝廷能多收多少商税,而在于我们要将汴京城变成一座什么样的城市。”

  众臣齐齐抬头。

  赵祯一句话便道中了重点。

  重建汴京二十四街,意味着求富求贵。

  一旦实施此策,开了这个口子,便意味着朝廷要将汴京城打造成天下无与伦比的富贵之城。

  若不执行此策。

  则如包拯、苏良、王安石的想法,汴京城不应是富人之城而应是天下百姓之城。

  “众卿都讲一讲吧,此事今日务必要说个明白。”赵祯说道。

  首相文彦博率先出列。

  “臣以为,此策可行。我朝即将步入盛世,盛世之朝可参考大唐长安,长安之盛非当下汴京可比焉。”

  “改造汴京,乃是为彰显我大国气象,至于使得贫富差距扩大,底层百姓只得出逃汴京,乃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白乐天还曾言‘长安城,居大不易’呢!”

  三司使王尧臣紧跟着补充道:“臣附议。苏中丞、包学士所提的要保留汴京城的烟火气儿,不过是习惯了当下现状而已,以后的汴京城将会是另外一种烟火气,此烟火气儿未必不如当下。”

  这时,欧阳修站了出来。

  “非也。拿我大宋汴京与唐之长安相比,目光未必显得短浅一些。唐之长安虽盛,但阶级差距更大,穷苦百姓更难出头,言路也比不上咱们当下宽广。”

  “我大宋汴京若想成为盛世之下的天下第一城,我以为应是包容一切,而不是举一国之力养一城。”

  “别国来访我大宋之时,不是感觉到只有来到汴京才算来到了大宋,而是来到了汴京,能看到我大宋所有州府的繁华,下面的各个州府应是向汴京城看齐靠近的,但当下的汴京城根本无法作为地方州府学习的标杆,差距已经太大,不可再加大!”

  ……

  听到欧阳修的话语,大家都是眼前一亮。

  汴京城作为大宋州府标杆,目前难以复制,因为其是用财力和物力堆砌起来的。

  王尧臣微微摇头。

  “难道汴京太繁华是坏事,我们要走回头路吗?”

  听到此话,包拯站了出来。

  “计相,不是走回头路,而是汴京城日后的方向不应是朝着高贵豪奢前行,而应该放在更为重要的方面。”

  “还有比商贸更重要的吗?”王尧臣反问道。

  “有!汴京城若再改革,重点应放在官学私学之上,放在医疗诊病之上,放在让百姓过得更自由、更有尊严之上!”

  “一味地盖新楼,扩商贸,促进消费,只是在满足少部分富贵人家的享乐需求。这些人过得更好,不意味着大宋迎来了盛世,唯有底层百姓的基本需求都得到满足,才意味着迎来了大宋盛世!”

  “当下,汴京城八十一家正店,一千余家脚店,即使逢年过节之时也完全够用,根本无须再求富丽堂皇,此策有些舍本逐末,且会导致大商人垄断商贸,小商人无法经营,短期看似利大于弊,然长期而言,弊大于利……”

  包拯说完后,富弼站了出来。

  “我赞同包学士的意见,汴京二十四街的益处在于增商税,增大商人利,然却也会使得小商人们无法为业,这样的革新,不如不革!”

  紧接着。

  张方平、吴育、苏良、范镇等也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大半个时辰后。

  待众臣们都停止讨论,赵祯缓了缓说道:“听众卿之言,朕更倾向于不行此策。”

  “其一,汴京城应为天下人之城,未来应是一座任何一名百姓都可来此大展抱负的大城,而非一部分人的富贵之城,奢靡之举不可行,增商税而逐百姓,非贤君之所为。”

  “其二,汴京虽富,然学校、医馆等各类惠民措施仍有不足,改革应偏于此,才不愧为天下州府之典范。”

  “其三,巨商不一定害国,然必害小商小民,朕欲看到的是百花齐放的汴京城,有大店亦应有小商小贩。侵街之举,未必有害,咱们汴京城的夜,有一半都是这些‘侵街’的商贩撑起来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