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58章:苏良教做人!辽国使团入京(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358章:苏良教做人!辽国使团入京(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腊月十七日,午后。

  汴京城内,寒风呼啸,滴水成冰。

  天空中铅云低垂,正在酝酿一场大雪。

  此等天气。

  街头叫卖的小贩和撂地艺人几乎都钻进了热气腾腾的茶馆。

  行路者也大多步履匆匆,每一口呼吸都能泛起白气。

  鲜有在街头闲逛者。

  然而此刻。

  在汴河与御街交汇的州桥以北,一直通到专门接待辽国使臣的都亭驿。

  这长达近五里的街道两侧,围满了百姓。

  若不是禁军士兵与开封府衙役维持着秩序,恐怕这条路会被挤得难以行人。

  而造成此状况的原因是:辽国使团就要来了!

  此等场景。

  非官衙组织,而是汴京百姓自发前来。

  往年,辽国使团入京。

  汴京城的百姓从未围观过,也不愿围观。

  因为看到的。

  从来都是辽国人高高抬起的下巴和盛气凌人的表情。

  但今年不一样了。

  大宋不但不再向辽国交纳岁币。

  而且辽国还需向大宋送来赎还辽国大王耶律重元的赎金。

  很多百姓都将身板挺得直直的。

  想看一看,今年的辽国使团还有什么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底气。

  ……

  片刻后。

  辽国使团跨过州桥,出现在百姓们的视野中。

  百姓们都将腰杆挺得笔直,一脸骄傲地看向辽人。

  有人甚至挥着手臂。

  希望辽人能与他们眼神相对,以此杀一杀辽人的锐气。

  辽国使团一行。

  也知今非昔比,皆是目视前方,面无表情。

  今年来大宋。

  他们已没有了放肆的资格。

  使团中间。

  身骑棕色契丹马者,乃是一个身材偏瘦,年约五十岁的中年人。

  他便是辽国正使,彰信节度使萧述。

  而落后于其半匹马者。

  乃是一名身穿黑色铠甲,身材甚是壮硕挺拔、年约四十岁的武将。

  他是辽国副使,成德节度使、左千牛卫上将军耶律照。

  辽国此次来大宋贺正旦派出一名武将作为副使。

  大概率是为了壮胆。

  主使萧述拉着缰绳,身体前倾,只想迅速抵达都亭驿。

  而副使耶律照阴沉着脸,似乎是有些不服气。

  就在这时。

  人群中突然传来一道声音。

  “还我燕云!”

  此四字一出,萧述和耶律照的脸瞬间便黑了。

  在辽人眼里。

  燕云十六州是他们的领土,与大宋没有任何关系。

  但在大宋人眼里。

  燕云乃汉唐故土,大宋为正统,自然要收复汉唐故土。

  这道声音。

  就像将一根正在燃烧的火把,丢进了一大片一大片的干柴堆里。

  轰隆一声,大火漫天。

  “还我燕云!”

  “还我燕云!”

  “还我燕云!”

  ……

  不多时。

  整条街都响彻起了这道声音。

  震耳欲聋,可传数里。

  街道两侧。

  一些在饭馆酒楼吃饭的人。

  听到此话,也都忍不住随着高喊起来。

  负责接待辽国使团的鸿胪寺卿左有鼎听到这番破坏宋辽和谐的话语,不由得甚是郁闷。

  想了想。

  迅速来到负责此次护卫的知开封府包拯面前。

  “包学士,快快命衙役们让百姓停止叫喊,这不是捣乱吗?”

  开封府的百姓,向来以胆大著称。

  即使是当朝宰相,若做错了事情,他们也是该骂就骂,丝毫不惧。

  不过。

  他们甚是听包拯的话语,对包拯乃是发自内心的尊重。

  这等场面,也只有包拯能压制。

  包拯捋须一笑,道:“我开封府百姓没有扔烂菜叶、臭鸡蛋,那说明就是懂得礼仪的,喊两声怎么了,只要不动手就行,你别说,喊的老夫心里暖暖的,甚是舒坦!”

  包拯还是很宠百姓的。

  只要汴京城的百姓不动手,他便不会干涉。

  “唉!”

  左有鼎一脸无奈,只好离去。

  正如包拯所言,汴京城百姓还是懂礼数的。

  声音喊的震天响,但也仅限于这四个字,没有骂人,也没有动手。

  ……

  一刻钟后,都亭驿前。

  除了负责接待辽国使团的鸿胪寺官员外,王尧臣和苏良也站在门前。

  二人不是来接待的。

  苏良奉官家命令,接收耶律重元的赎金单;三司使王尧臣则是负责核查,以便日后入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