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第0310章:谁还不会哭穷!汴京五大茶商VS三司使王尧臣(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0310章:谁还不会哭穷!汴京五大茶商VS三司使王尧臣(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最新网址:xs一言以蔽之。

  苏良是想借着《茶引法》,在为朝廷增加茶利的同时,将茶务胥吏全部清除掉,以此杀鸡儆猴,整改天下吏治风气。

  虽有弊端,但苏良笃定是值得的。

  这也是民心所向之举。

  赵祯想了想后,看向一直未曾说话的范仲淹。

  赵祯求稳。

  而众相公中,范仲淹乃是最稳重的。

  范仲淹当即出列,拱手道:“臣赞同景明之策,裁撤茶吏,不予安置,乃为正法。”

  庆历新政时。

  范仲淹便力推裁减冗官,且将其当成新政第一要务。

  而今听到苏良的最终目的,乃是裁减冗官,他自然站在苏良这边。

  夏竦见赵祯依然紧锁眉头,当即又站了出来。

  “官家,不可不予安置啊!大多胥吏虽未领朝廷之俸,但他们却是朝廷之人,如此对待他们,有违我朝朝纲,非茶吏之吏也易生乱啊!”

  夏竦甚会揣摩圣意。

  外加他家族与一些门生故吏中的很多买卖都涉及榷卖,他不得不考虑利益得失。

  王安石当即反驳道:“夏枢相,胥吏生乱可治,然朝廷若被他们吃空了,就药石难医了。”

  “我们皆知底层胥吏,残虐小民,操弄司法,挟制长官。有此良机,为何不能一试?此法若行,天下茶农必然欢呼雀跃,诸多商人也必然会感激朝廷!”

  这个时候,张方平站了出来。

  “官家,臣有一个折中之策。若施行《茶引法》,茶吏是定然要裁撤的,而若为他们更换差遣,无疑起不到整改吏治风气的作用。臣建议,可裁撤茶吏,但可给予一定遣散费用,分月给,持续一年。一年的时间,足以让这些人找到营生了!”

  “遣散费?”赵祯的眼神顿时亮了。

  他之所以犹豫不决。

  一方面是心不够狠,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吏员暴动,若有补偿,能让他觉得稳妥一些。

  若是二三十岁的赵祯,定然全力支持苏良。

  但现在的他,有所顾虑。

  特别是大宋正处于上行之时,他担心一步走错,全盘皆输。

  张方平接着说道:“寻常百姓家,一名成年人一日的口粮约2.5升,当下开封府周边的米价为每斗40文,2.5升便是10文钱,除却口粮外,还需有盐、醋、蔬、油、柴之类,大概值20文,此外,衣料、鞋子、杂物也合在一起按日换算,大概是10文钱,合计为40文钱。”

  “每日给这些遣散的茶吏40文,一月给一次,持续一年,应该能一定程度上缓解茶吏们的不满,朝廷也算是仁至义尽,这点钱与朝廷能省下的钱财相比,只算得上是九牛一毛!”

  赵祯面带笑容,直接道:“朕觉得,此计可行。”

  这时,三司使王尧臣站了出来。

  “官家,给太多了!40文太多了!即使在开封府生活,20文也就足够了,此乃遣散费用,而非朝廷要养他们一年的费用,他们都有手有脚,完全可以自谋生计。”

  一旁的王安石也开口道:“东南与边境,花销哪能比得上开封府,臣以为,十五文,便足以温饱!”

  并非王尧臣与王安石斤斤计较。

  再少的费用。

  加上一年的年限,外加两万余人,都不是小数目。

  赵祯道:“每人每日15文,太少了吧,朝廷救济灾民还日给钱20文呢,就算20文吧,无须再争了!”

  当下,赵祯已经对这个策略很满意了。

  遣散费太少。

  茶吏们定然骂他这个官家。

  王安石再次站了出来。

  “官家,救济灾民最长不过三个月,这可是一年之限,且至少涉及两万人。日后若在盐务、酒务等事上发遣散费,依然还要按照现在定下的标准,能省则省啊!15文钱便足够了!”

  赵祯不由得黑了脸。

  这时候,苏良笑呵呵地站了出来。

  “官家,臣也赞同遣散费之策,每人每日15文钱太少了,算20文吧!”

  听到此话。

  赵祯不由得心情顺畅了一些,还是苏良懂得圣意。

  王尧臣、王安石、司马光三人都是一脸不解。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