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科技强国从升级镜头开始> 第44章 暂时放一放(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4章 暂时放一放(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康驰?”

  点开这封来自华国电子学报的编辑张洋发来的邮件,吴利鸿一眼就在里面看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名字。

  他稍微回忆了片刻,很快就想起了康驰是谁。

  那个前段时间让他也丈二摸不着头脑的龙腾科技老板,

  他还让王浩文向对方发出邀请,想要见他一面,但似乎是被拒绝了……

  想到这里,吴利鸿顿时就满怀好奇地仔细看起了这份邮件。

  “尊敬的吴利鸿院士您好,我是华国电子学报的技术编辑张洋,近日我们期刊收到了三份有关于半导体材料制造工艺的学术论文,通过技术审核后,我将其先后发送给了多位从事半导体领域的专家教授,但他们都表示无法确该论文中理论是否成立。”

  “虽然知道吴院士日理万机,但张某实属无奈,只好冒昧打扰您一次,希望您可以在百忙之中,抽空对这几篇论文进行审核,如果实在不便,还请回信告知,非常感谢!”

  看完正文,吴利鸿的好奇心更重了。

  是什么样的论文,竟然让多位专家教授都承认自己无法审核,最终只好求助于他?

  吴利鸿立即把论文下载下来后,发给了他的助理。

  很快,一沓还散发着油墨香味的论文,就送到了他的办公室。

  吴利鸿戴起眼镜,开始仔细地看了起来,

  《关于使用浮带法对多晶硅提纯的改良方案及理论》

  好家伙!

  柴可拉斯基的提拉法,国内都还没多少人搞明白,这就盯上浮带法了?

  而且还是改良方案和理论!

  这么离谱的论文,之前那些教授怎么没直接给他哔稿?

  吴利鸿觉得有些荒诞,但还是耐心地继续看了下去。

  论文提出的改良方案原理倒也简单,就是在单晶炉的加热棒下面,增加一根冷却棒。

  类似的想法之前也有人提出过,但在模拟计算的时候,就陷入了死局。

  所以严格来说,这是个数学问题。

  浮带法的最大难点,其实是数学模型,只有足够强大且匹配的数学模型,才能做到对加热棒和冷却棒温度和速度的精准控制。

  进入论证环节后,吴利鸿更加仔细地看起了每一行字符。

  Qx1 Q Qx2=0,

  K1·1·d/dx1 L·d/d-K2·2·d/dx2=0……

  ……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

  吴利鸿眉头紧锁,表情越来越严肃,抓着论文的手下意识地多用了几分力。

  过了大概半小时,他突然松了口气。

  以他有限的数学知识,并没有从这个理论模型中,找到明显的纰漏。

  不过数学模型这东西,得放在超算里跑一遍才知道行不行。

  而这套数学模型,也不像数学猜想那样,是要挑战数学的极限,因此计算难度不算高,用超算估计几个小时就能搞定。

  想到这里,吴利鸿立马拿起来电话,拨通了梁溪超算中心的电话。

  “老李,我是吴利鸿,想借用你们的超算验证一个数学模型,这几天有空吗?”

  “时间?估计在五个小时以内吧。”

  “下午就可以?那好,我等会把资料发给你,嗯,相关的费用记在我们苏省微电子研究院上。”

  挂完电话后,吴利鸿又仔细看了一遍论文,确认没问题后,又加了几个测试变量发给了老友李建中。

  剩下的,就是耐心等结果了。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