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侯,书院勾结刘三吾舞弊,咱们还来不得,说不得了吗?”有人不服气被韩度的气势给压住,脸红脖子粗的顶了上来。
韩度看了他一眼,淡淡笑了笑说道:“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说。你说书院舞弊,你有证物吗?没有证物就敢诬告他人,看来你是读书读傻了,不知道大明律何在了,是吗?”
大明律规定,诬告他人杖二十,徒三年,并且诬告钱财的还要双倍赔偿被告。赔不起的,还要用家产田地抵押。
大明可不是一个随意碰瓷的地方,敢讹人,老朱会让你知道什么是王法的威严。
“本科会试,你们书院高中两百人,以前你们连参加都没有参加过。咱们哪个不是考了数次,才能够高中。能够一次考中的士子,哪一个不是人中俊杰?你们书院一下子出现两百俊杰,你们自己信么?这不是舞弊,这是什么?”
原本一众士子已经被韩度的威压给吓住,可是听到此人这话,顿时又觉得理直气壮起来。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会试可是要比洪武初年的要难上许多。洪武初年,天下刚刚经历元末的兵荒马乱,别说是安心读书了,能够保住自己的小命就已经是老天开眼了。
因此,那个时候的科举,要比现在简单许多。甚至是在大明刚刚立国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什么科举,天下缺乏的官员太多,只要你读过书能够顺利的写出文章,就可以被人举荐为官。就算是没有人举荐,你也可以自己来京城自荐。只要你才学足够,甚至一步登天位列高官也不是不可能。
老朱当初就提拔了许多这样的官员。
而随着天下安定,人们慢慢富裕起来,自然读书的重要就开始凸显出来。天下读书人越多,考中举人能够参加会试的士子就越来越多。
因此,现在的会试,不是那么容易考的。能够一次高中的,即便是名次不靠前,那也是真正的才俊之士。
这样的俊才一下子出现两百个,这是北方士子绝难接受的。而且他们的想法也是有条有理,除了舞弊他们也想不到还有什么情况,能够一下子出现两百个第一次会试就能够高中的人来。
面对再次汹涌起来的骂声,韩度撇撇嘴丝毫不惧的说道:“自己没本事不知道知耻而后勇,却还见不得别人比你们优秀。皇上派了十几位官员重新阅卷,你们的文章的确是才干不足,并且多有犯禁之语。从这一点上来说,刘三吾不仅没有故意黜落你们,反而是对你们多有包庇。如果追究起来,那你们就不会是被黜落,而是人头落地。”
文章不好问题不大,了不起考不中也就是了。可是言语犯禁这可是放在历朝历代,都是极为容易掉脑袋的事情。
北方被蒙元统治的时间可比南方要长的多,不管是被谁统治,这其中一定会有靠上蒙元的既得利益阶层。这些人只会记得蒙元的好处,对于让他们地位下降的大明,不仅不会认同,反而会心生敌意。现在毕竟是大明的天下,他们的想法平日里并不会表露出来,但只要机会一合适就会情不自禁的口出禁语。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