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棒球运动的起源说法不一,有的认为源于十五世纪的板球,但多数认为始于米国。
1839年,一位西点军校学生,在上历史课时,为避免打瞌睡,开动了脑筋。
在课本背面的空白部分,画下现代棒球的初步扇形球场规格。
1945年,世界第一个棒球俱乐部成立,并确定正式比赛场地的规格,制定详细的竞赛规则。
而这两份规格,便是现在看到的棒球场标准样式雏形。
和大多数球类运动比赛场不同,棒球场是以本垒为顶点的扇形。
扇形两边直线是区分界内、界外的边界线,两边线以内为界内区,两边线以外为界外区。
而弧线却不属于边界线,理论上,棒球场的扇形是无限延伸的。
即使击球手把球打到弧线外的观众席,也不算界外球,反而会引起全体球迷尖叫欢呼,因为它就叫全垒打。
棒球场又分内野区和外野区,内野是包括以本垒、一垒、二垒、三垒围绕的菱形区域,外野就是内野之外的界内区。
内野的边长,也就是本垒至一垒或三垒的距离为27.43米,菱形区域对角线,也就是本垒至二垒的距离为39.21米。
而外野区,自本垒,至左、右外野标杆在99.06米以上,至中外野一般在121.92米以上。
可以说,无论是打到左、右外野标杆,还是超出最远的中外野距离,只要不在两边线界外,就是本垒打球。
整个球场,大约就是110米以上半径的直角扇形,相当于十个篮球场大小。
至于棒球基础规则,其实很好理解,这就是一场大逃杀游戏。
进攻的击球员,把投手投来的球击出,只要不飞向界外,越远越好。
因为这样,球不易被防守方接到或捡到,能给自己争取更多时间。
接下来,击球员便可以扔掉棒球棍,拔腿就跑,变身成为跑垒者。
以逆时针方向依序快速上垒,越快越好。
上垒这个棒球名词,大概没人不了解,毕竟很多人都用这个名词形容追求爱侣的顺序。
跑垒者也是如此,需要依次跑上一垒、二垒、三垒,最后回到本垒,进攻方便可得到1分。
在整个跑垒过程中,跑垒者能跑到几垒,就是几垒,直到跑回本垒为止。
但根据四个垒位之间的距离来看,即使博尔特来跑,也需要近十秒时间。
棒球运动员中的跑垒者,基本不可能,一次性跑完全垒。
因为在这个时间里,人数多的防守方很可能会直接接到球,此时,跑垒者直接出局,这叫做接杀。
即使接不到球,防守方也会更快拿到落地的球,随后,他们会立刻传球给距离跑垒者最近的防守球员。
此时,跑垒者很容易会被防守方眼花缭乱的传球,搞得应接不暇。
而持球的防守球员一旦触摸到跑垒者,立即会令其出局,这个叫做触杀。
只有一种情况例外,那便是全垒打,
打出全垒打,防守球员不可能翻墙跑到观众席把球要回来,因为这个球算是观众的纪念品。
有的时候,全垒打球甚至会飞到球场外去,那可能全队出动,都找不到球在哪。
这个时候,击球手就可以唱着歌、跳着舞,优哉游哉慢慢往本垒走。
如果不是全垒打,击球手还是看清情势,赶紧快跑。
可跑又跑不到本垒,怎么办?
不必着急,每个垒上都有一个垒包,这个就是进攻方的安全区。
不管是用猛虎飞跃,或是鲤鱼溅射,哪怕是一个滑铲,跑垒者只要触到垒包,便能得到无敌状态加身。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