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中华帝国的通风口,但也因此惊到了儒教的卫道士。万历四十四年的南京教案就是明代士大夫对耶稣会发起的一次进攻,自那以后,耶稣会的在华传教活动受到了全面打击,传教活动全面停滞。
不过就算是这样,进攻的发起者也必须将基督教当描绘成与白莲教无异的邪教,才能得到朝廷和皇帝的重视。
现在徐光启骤至高位,不仅劝服皇帝抹掉了教案的判罚,还给耶稣会争取了一个面圣的机会。这充分说明之前投给徐光启的三万多两银子没有白花。
于是龙华民立刻开启了他的筹钱、筹物之旅。
因为万历四十四年被任命为澳门总督的卡洛告并没有到任,所以此时,澳门还没有由葡萄牙国王任命的总督。在香山县衙派出的三个行署之下,管理在华欧洲人的组织是澳门议事会。
在明朝人的控制与管理之下,澳门议事会没有军事属性,行政属性也相对较弱,它存在的最大意义是调和各海商利益冲突以及缓和葡、明两方的关系。
说得直白一点,澳门议事会就是一个分蛋糕的地方。每年最大的争议,是应该花多少钱去贿赂哪些官员,确定数额与对象之后,再讨论这笔钱该由哪些商人分别出多少。
耶稣会是澳门最有影响力的组织,在议事会中的话语权极大。为了筹钱、筹物,龙华民以耶稣会会长及议事会议员的身份,要求召集议事会特别会议。
在这次特别会议上,龙华民向出席会议的各位议员宣读了来自礼部的邀请函,强调皇帝对于耶稣会的高度重视。紧接着,他列举了包括屯门海战、南京教案在内的种种挫折,将这次面圣描述成了耶稣基督恩赐的宗教与商业方面的机遇。
等到气氛烘托得差不多了之后,龙华民便按徐光启信件里的意思直白地要求各大商人捐钱、捐物。
澳门议事会本就有贿赂明朝官员的惯例,所以并未对此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在耶稣会的牵头下,议事会很快就凑了一船价值超过八十万两白银的礼物。
这船礼物中除了各大海商珍藏的奇珍异宝,还有徐光启在信中点名索要的枪支、大炮以及书籍等。这份厚礼不仅代表了耶稣会对皇帝的敬意,也体现了各大海商们对于面圣的期待。
他们希望乘着耶稣会的东风,借这次机会,开辟出除福建漳州府海澄县月港以外的新港口。要是皇帝允许他们在天津建港容留葡萄牙的海商那就更好了。
在筹备好一切之后,龙华民率领着一支复杂但并不十分庞大的使团,踏上了前往北京的旅程。
这支使团里不仅有在澳耶稣会的骨干,和出资排名前五的商人代表,还有一个60人的佣兵团。
徐光启在信中说,皇帝看中了他用西式练兵法练出来的通州兵,还准备将之编入禁卫军。现在皇帝要练更多的兵,徐光启要他带更多的人,那干脆花钱雇一队佣兵到北京去当教官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