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回归神来,音乐便已经奏响了。
小提琴首先演绎出了一个抒情的旋律。
这熟悉而陌生的旋律一响,对于在座的爱尔兰人来说,那简直是王炸。
“这这是!”
苏莎捂住嘴,一时间激动的甚至控制不住落泪。
惊喜太突然,感动也太突然,这种音乐构成的语言,勾起了太多的情绪。
“《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
这是一首古老的爱尔兰民歌,流传多长时间,已经太难考证了。
一开始,它叫做《年轻人的梦》,又被重新填词,改名为《布拉尼的小树林》。
歌曲真的很短,甚至就是四个小节旋律的重复与变体。
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这曲子才会在爱尔兰广为流传许久。
直到19世纪的时候,爱尔兰的著名诗人摩尔,对这首民谣感兴趣了起来,可却不满歌词,于是,重新填词后,便有了《夏日的最后一朵玫瑰》。
这是有点伤感的民谣。
夏天最后的一朵玫瑰,意味着爱情,或者青春,即将调式。
这是在描述看着美好事物逐渐消散时的那种复杂感情。
历史上。
无数的音乐家都曾运用这旋律。
贝多芬,门德尔松!
这是女高音歌唱家们必学的一首经典曲目。
在爱尔兰抗争的这些年里,又有多少人哼唱过这首歌。
现如今,李景霖,将其改编成了一首小提琴曲。
这样的厚礼,一时之间,甚至让苏莎心神激荡到恍惚。
李景霖的处理,可以说让这些老艺术家们,全都看到了属于“艺术”的光芒。
优美的旋律,经过变奏,几经转折。
那超越了帕格尼尼难度的超级技巧,完全为作品本身的情绪服务。
而那情绪的演绎,完全符合这民谣的诗歌。
美好的事物。
何为美好?
有优美,有静美,更有激昂之美,宏壮之美,低沉之美。
不同的美好,消逝后,是会有不同的感觉。
李景霖将情绪分段,结合不同的技巧,展现着完全不同的变奏质感与戏剧冲突。
这是技巧的巅峰,与情绪的巅峰,双向结合的存在!
苏莎只感觉胸膛中憋着一股力量,想要瞬间释放出来。
不只是苏莎。
所有人都意识到了。
这次的演奏,很可能将会是绝唱。
眼神更加的狂热,听的也更加仔细。
能够将技巧磨练到足以拿捏这首曲子的人,只会是零头,而能够在这基础上还能将情绪彻底释放的,更是凤毛麟角中的凤毛麟角!
直到演奏结束后。
整个会场瞬间爆发。
身为大佬的淡定与沉稳瞬间消失不见。
“他是第二个魔鬼!!”
“不!他征服了魔鬼!”
“这将是目前小提琴界最高的里程碑!他就如同帕格尼尼一般,给后人留下了一个难以逾越的传说!”
哗!!
随着众人的起身鼓掌。
顿时浪潮翻滚,轰天震地。
强烈的掌声淹没了呼喊声。
来自于爱尔兰皇家音乐学院的众人,尊敬的目光落在李景霖的脸上,一刻也未曾分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