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
总不能要求中小学生一上来就从多个角度去客观剖析一些历史人物,文化思想吧?
多少二三十岁的网络喷子都做不到呢,
与其说是教育问题,不如说是个人对教育接受度的问题。
由浅入深,由一个定式逐渐扩散,形成多极化的思维,这才是正确的。
看似定式限制人思想,实则没有定式,所有一切都会如乱飘的浮云,思想没有一个大概的根基,对于多样化的事物反而压根分辨不清一点。
毕竟。
你需要先明白什么是黑,什么是白,才能进一步的去了解“世界不是非黑即白”。
但显然,话说一半容易造成误会。
如果不是专门以毛子艺术为主的专业领域
提到毛子艺术的时候,一般来说只需要了解“毛子艺术硬核,豪放”就可以了。
但想深度的话,这么一点印象显然还不够。
事实上,毛子艺术颇有一种外冷内热,外硬核内细腻的特色。
“有人说,毛子的美学体验是无坚不摧的力量感,隐藏着一种很宏大的悲伤感,毛子的浪漫从来不是细腻型的,但实际上,这就是只看到了表层。”
李景霖微微笑着。
“炮火声隆隆之下是依依难舍的恋人,互诉衷肠后踏上卫国战争。”
“有人觉得,这样的艺术是有力量感的,而不是细腻的,但我要说的是,外表的粗犷与豪放,毛子的硬核,为何会让伱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呢?”
“正是因为其背后隐藏着的,有着独属于毛子的细腻。”
说到这里,李景霖撇撇嘴。
“如果没有恋人之间的依依惜别,那么直面敌人的炮火,冲击感与戏剧张力就会弱上三分。”
“明白了。”
许欣和刘晨阳点点头。
这其实就是一个小与大,近与远的对比,反差。
两人之间的小感情,与家国情怀的宏大对比。
距离普通人更近的爱情,以及距离普通人看起来很远的“国事”做对比。
而毛子的艺术,更是在这基础之上,将“细腻”与“粗犷”的反差做到了机制。
所以会有种“粗犷,但细腻,细腻,但粗犷”的既视感。
明白这一层后,许欣和刘晨阳顿时在心里惊呼“好险”。
一旦真的如刻板印象那样,觉得毛子就是粗犷,豪放
演奏出来的音乐,在对方听起来,那还真的很具有刻板印象的感觉。
一旦真的那样做了,那简直堪称是文化交流中所遇到的最大灾难现场。
其杀伤力,不亚于外国人穿一身满Q服饰来给你搞演出,他们觉得这是华夏的代名词,是文化一环,内心认为他们这是“投其所好”。
殊不知,对于华夏人来说,这简直比鲨了自己还难受。
文化交流影响极大,并且各方面的把控极难。
对于初接触这些的两人来说
这踏马可比练琴难多了。
“霖哥,多讲讲呗,多讲讲你当初文化交流时,遇到的事情呗?”
许欣开始好奇了起来。
“比方说最窝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
听到许欣的话语,李景霖仿佛是回想到什么事情了一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