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xs几位教授的眉毛微微抽搐了一下。
这个问题,其实真的很难回答。
因为,范围实在是太广了!
鬼知道你想听什么答案?
就这话题。
发展出来几百上千不重复的论文都完全没问题。
“我觉得,华夏音乐体系现如今需要在保持特色基础的情况下,尽可能借鉴西方音乐,进行扩充与发展。”
许欣开了口。
第一句话。
就十分的空泛。
李景霖微不可察的皱了皱眉。
但很快。
随着许欣接下来的话。
李景霖的眉头开始舒展开。
“华夏很早就掌握了七声,但偏爱和谐的五声,所以,长久发展而来,愈发追求旋律与节奏,但却轻视了和声作用,而西方音乐则是更加注重和声。”
“西方音乐更加讲究一个宽度,整体性更强,如果以画来描述的话,便是一层一层的油画,要有线条,色彩,敏感,一层一层的颜料铺陈,在各项上更加均衡。”
“而华夏的音乐若没有明显的旋律,便不称其为音乐,和声可有可无,如一些水墨画一般,线条,轮廓,但大道至简,更注重意境。”
“就好像国画在透视手段上表现的并不明显一样,华夏音乐不是没有和声,而是十分不明显,并且极少运用。”
“这些差异,更多的是源自于其他方面的。”
许欣的思维清晰,阐述的十分有条理。
并且,是处于一个十分客观的角度,对两者的不同做出比较。
并没有带什么感情色彩。
也并没有踩一捧一,或是迎合投机的感觉。
“所以,若是没有接触过华夏音乐的西方人,听华夏音乐,就会觉得仿佛只有一根线在飘,十分不够凝实,而华夏人听西方音乐,也由于习惯不了和声的原因,觉得西方音乐如混杂的噪声。”
“我个人的角度来说,会觉得,华夏音乐在意境上更为深远,而西方音乐的形式更为厚重,现如今的华夏音乐发展,需要在保持深远意境的基础上,其实也应更注重和声的功能与效用,着重挖掘音乐基础的更多运作方式。”
听了这些话。
李景霖忍不住点了点头。
这个学生,的确能够很清晰的看出事物本质的问题。
华夏的音乐,很受华夏文化的影响。
华夏的传统文化,有些东西,放到现如今,就一定是正确的么?
那肯定不能无脑的守着陈规陋俗。
而是要有辨识度的去合理继承。
那对于西方艺术的看法呢?
爱国,是一定要贬低别人的东西吗?
李景霖要找的学生。
一定是可以抛弃掉偏见,去看本质,有脑子的学生。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
都不会无脑的去吹。
也不会无脑的去夸。
就事论事,只研究艺术方面的问题。
华夏音乐由于起始时是严格遵循礼教的,并且,五声音阶也是基于完全五度,四度协和的原理,所以,这些音符的和声,不仅松弛空泛,变化也十分有限。
五声本身就很协和,和声对节奏的动力加强十分有限,更是很难推动情感起伏。
再加上当时的思想与士大夫的生活里。
五声足以表达“顺应自然,以求安适”和“静漠恬澹,优游逸豫”的想法,符合孔子中庸之道,老子的清静无为。
所以,华夏的古人,在遵循礼教,并且钟爱五声音阶的基础之上
的确没什么必要去发展和声的。
所以,华夏音乐的和声,更多的是在少数民族的音乐里。
体系不同罢了,每个体系的音乐都有符合自己的形式,说爱斯基摩人不用冰箱就是落后,显然是不对的。
但和声,就如冰箱一般重要。
古代的华夏音乐没有,不代表现代的华夏音乐就不需要一般。
爱斯基摩人固然可以画一个圈,只将自己圈在极地,不去追求对冰箱有需求的生活
但想要发展。
毕竟还是需要走出去。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发展,还是得有的。
中庸之道与清静无为是好的,是有大智慧的。
“顺应自然,以求安适”和“静漠恬澹,优游逸豫”也是一种不错的生活态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