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长生武道:开局一把剪彩刀> 第一百章 地主老财(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章 地主老财(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午时,皇城中,吏部和兵部的堂官们齐聚一堂,为贺拔延嗣和苏鹤的勋官转数吵得不可开交,连午饭都来不及吃了。

  何谓勋官转数?

  这是唐朝时期的军功体系之一。

  《唐六典》按照敌我双方力量之对比,将各种级别的军功分条定下。

  其中,以少击多,破城、破阵的战斗定性为“上阵”,双方力量相当的为“中阵”,以多击少的为“下阵”。

  其次,再根据斩获不同,将杀获率达到四成以上的定为“上获”,二成的为“中获”,一成以下的为“下获”。

  如此,则“上阵上获”的军功最大,“下阵下获”的军功最小。

  另外,在整体的功劳外,还要据将士们的具体贡献,把军功分成一、二、三等。

  比如“上阵上获”的第一等可以得到五转,第二等得四转,第三等就只有三转。

  “上阵中获”和“中阵上获”的第一等均为四转;“上阵下获”“中阵中获”“下阵上获”的第一等可得三转;“中阵下获”“下阵中获”第一等为两转,各个不同“阵获”的二、三等分别递减一转,

  至此,唐朝就形成了一个总共有25个等级的军功体系。

  “转”是用来衡量功劳的单位。

  南北朝时期的《木兰辞》中,就有“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之句。

  唐朝在北朝制度的基础上,完善了十二等级的勋官体系:

  “凡十有二转为上柱国,视正二品;十有一转为柱国,视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视正三品;九转为护军,视从三品;八转为上轻车都尉,视正四品……”

  勋官品级越高,需要的转数就越多。

  当然了,在唐朝,勋官和散官一样,是一种荣誉称号,只有俸禄,并无实职。

  虽无实职,但也是官品,不能马虎,加之勋官还有封赏私田、免除课税、子孙世袭等好处,这就又涉及到户部了,因而吏部和兵部的堂官们又继续吵了两个时辰,才最终拍板决定。

  玉门关之战,以数千人击破突厥哥舒部落三万,为“上阵”。

  沙州盐池之战,以不满万人击破吐蕃发羌部十万,为“上阵”。

  但两场战斗都仅仅是击溃,并无太多斩获,故而均为“下获”。

  其中,贺拔延嗣在玉门关之战中军功一等,盐池之战中军功二等,共得五转,而他之前就是五转的骑都尉。

  而苏鹤在玉门关之战中军功三等,盐池之战中军功一等,共得四转。

  综上,贺拔延嗣封为十转上护军,视正三品,苏鹤封为四转骁骑尉,视正六品。

  至于苏鹤斩杀吐蕃贼首多吉尼玛的大功,吏部尚书也很干脆地大笔一挥,封为从五品下的武散官,游击将军。

  如此,加上果毅都尉、勋官和武散官各自品级的私田赏赐,苏鹤摇身一变,成了拥田千亩的地主老爷。

  将军功都定下来之后,还缺一个出使宣读旨意之人。

  该派何人出使为上呢……

  吏部尚书眼珠子一转,向皇帝举荐了今年进士科的中榜之人,王维。

  李隆基当即封王维为监察御史,携圣旨前往河西道宣读旨意,兼代皇帝慰问三军将士。

  王维领了圣旨后,就和族兄王之涣一道快马向凉州奔去。

  ……

  河西道这边,苏鹤等人在沙州休整一夜,第二日就随大军返回了玉门关。

  上官婉儿和李令月先行一步,提前飞到了肃州等他。

  而贺拔延嗣及大军则是原路返回至凉州。

  玉门关城墙上,苏鹤一脸同情地看着王昌龄,欲言又止。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