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霸王!> 第24章朝贡财富(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章朝贡财富(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所以权衡之后,孙策还是选择了刘由。

  最后担任朝贡队伍护卫的是校尉陈武、副将是校尉郑宝。

  陈武、郑宝都是庐江人,部下也有大量从庐江招募的士卒,由他们护卫,通过庐江十分便利。

  而陈武又统帅一部骑兵,作为斥候,游弋防备,探查敌情都能面面俱到。

  仅是遣派的使节和军士就这么多,朝贡的规模无论如何也不能少了。

  孙策预期的天子刘协能有一万部队,十万石存粮,那是整个江南输赋达成的目标,也就是益州、荆州、扬州三地的输赋。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江东首次朝贡的目标,怎么也不能低了,至少也应该在三万石到五万石之间。

  一次性要拿出这么多粮食,对江东三郡而言,也的确是捉襟见肘。

  江东三郡,到目前为止,还是完全以吴郡的税赋为主,甚至要抽调大量的钱粮绢帛,以补贴其他两郡的治理。

  而其中的关键就是江东通宝的推行,铸币税后期确实是能收获无与伦比的财富。

  可是前期要推行这种货币,普及到新拓郡国去,那也是需要无数的资源投入。

  而且丹阳、会稽两郡不比吴郡安宁,此前都经受了大量的战乱,丹阳郡更是给各个势力皆提供了数以万计的精兵,从徐州牧陶谦到曹操、刘繇,甚至孙策、吴景麾下都有近万丹阳士卒。

  这一万一万的丹阳精兵,那抽调的都是丹阳郡的青壮男子,一户之壮丁。

  这使丹阳郡的生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民生饥馑,却又山越纵横,不仅需要通宝维持商业,更需要大量的谷粮绢帛以缓解民生饥馑。

  这虽然给了孙策以庞大的压力,但也是一个极大的机遇。因为吴郡正在丰收,粮食和绢帛甚至源源不断产出的海盐,都是孙策手中的硬通货。

  这整个江东,只有孙策能拿出这么多财富去赈济丹阳和会稽,因而这能使得通宝的价值在两郡受到极大的认可。

  这甚至足以让孙策提前禁绝民间私铸,尤其丹阳一带的民间私铸行为。

  因此,江东大臣们也不乏那种孤立主义者,认为与其朝贡给天子那么多财富,还不如稳固发展自己。留下几万石粮食,多征募三千士兵,不比那些名爵声望来的实在?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这句话虽然是朴素的真理,但事实就是,说这种话的人可没一个人当上过天子。

  以酷烈手段,杀戮天下,而恩义不附,最终也只能使三军犹疑。

  如果只靠屠刀,那就成乱世草头王了,今日你拥兵自重,明日部下将领就敢叛乱逆上。汉末太多的诸侯,比如张扬、牛辅、笮融、丁原甚至董卓都是因此而被部下所杀。

  孙策可不想半夜睡觉,就被部下一群武夫和好大儿发起叛乱,睡梦中就被砍了脑袋。

  所以哪怕捉襟见肘,也要通过朝贡给自己换来治理一方的法理性。

  对于要抽调多少谷粮,负责总览政务的长史张昭眉头紧蹙,他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去岁调了十万石粮食为军粮,以助征战,今岁又抽调二十余万石以振两郡饥馑,维持两郡郡县官吏。

  孙策新拓两郡,地盘扩大的同时,伴随而来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官吏数量激增,俸禄开支不断提升。

  如今新谷刚种,早稻未收,实在是抽调不出太多的粮食了。输赋之事,输少则不足以成事,输多则江东不足用,绝不是一句空谈。

  此时还是负责军中事务的张纮为孙策排忧解难,说道:“贡奉物资或许可由军中抽调。贺齐所部已经停止征伐,其大破山越,又收复东冶,逼降王朗、詹强等十数部,获黄金千余斤,谷粮四万余石,牛羊两千余。”

  “我以为可将牛、马抽调,以供锱车,然后从府库抽调五万石粮食,并粗盐、绢帛等一同进贡。”

  贺齐那里有粮食,但显然不会送到洛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