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我的80年代> 第5章 石头矶(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5章 石头矶(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王山河被说服了,沉默一会后,提议下午回趟家。

  徐庆有有句话没说错,学校确实乱哄哄的,每天都有不少外来的工人和知青进校蹭课,拦是不能拦的,还得对他们和学生一视同仁,美其名曰有教无类,实则是学校怂了。

  这就导致校园管理完全乱套。

  学校现在也不强迫学生留校,你要是有更好的复习环境,大可以拍拍屁股走人,还能减轻学校压力。

  李建昆欣然同意,事实上他早就迫不及待回家,看看记忆中的小破屋,以及华发未生的母亲,当然,还有他。

  这不是没交通工具么?

  山河之所以每年都换车,报废的一半,要算他头上。县城距离他们公社将近30里路,腿着回去,对于他这个表里不一的家伙,就有点开玩笑了。

  另外,这货也是为搞钱做打算。

  眼下在城关搞钱,都不靠谱,或者说都有风险。

  投机倒把这方面,城镇管理比农村更严格。

  比如说,有些城镇居民趁走亲戚,或打着回乡探亲的幌子,从下乡带回一些花生鸡蛋啥的,量都不大,装在随身的小袋里,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

  但通常都是白忙活一场。

  乡下进城的要道上,总有设卡,工商可不是吃素的。

  那城镇居民有没有私自搞钱的渠道呢?

  其实也是有的。

  就算是在县城里,也不是每个人都有工作,他们总要恰饭。

  于是就催生了一种靠单线联系,上门服务的“地下”形式。

  什么家电维修、家具制作、自行车修理、糊墙砌灶……等等,你但凡有个手艺,这种模式都适用。

  然而,它是不被允许的,或者说没有行政单位背书。

  稳如老狗的李建昆,现在肯定不会碰。

  相反在农村,此时还能找到一点正经的搞钱渠道,虽然他还没想到具体干什么。

  但他还就不信了。

  带着领先时代四十年的记忆,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半辈子,会被几百块钱给撂倒。

  不就是来正经的吗?

  来!

  -----------------

  天灰蒙蒙的,云朵低垂,仿佛随时都要落下一场大雨。

  路边田野里,庄稼早已收割,枯草丛生,一副破败荒凉的景象。

  不过蹬自行车的李建昆,却有种别样感受。

  那是一种生命归于宁静的悠然。

  一种岁月的慢慢沉淀。

  “建昆,累不累?换我骑吧。”

  李建昆额头见汗,笑着说:“爽着嘞!你可别抢,今儿这天坐后座,非冻死我不可。”

  十八岁的身体,就是不一样,装了马达似的。

  呼呼得劲!

  与往常回家不同,由于出发早,快到时还是半下午。

  前方视野逐渐开阔,出现一片建筑群——多是黄褐色的吊脚楼,和刷白墙的瓦屋,其中点缀几间平层或两层的红砖房。

  这就是石头矶镇。

  因小镇周边山上怪石嶙峋,盛产石料而得名。

  镇上最早一家工厂,做的便是石料加工,50年代的老厂,至今还在运转,哐哐隆隆的,不绝于耳。

  自行车一直骑到小镇唯一的街道上,李建东适时跳下来,准备拍屁股闪人。

  他实在记不清王家的房子是哪一个——差不多80年代中旬,王家就搬到了县里。

  王山河却发出邀请,“走,我家肯定没人,到厂里找口水喝。”

  见他把过自行车,这货想想也就跟上了。

  30里路骑下来,确实又饿又渴,从镇上到他家,还要走七八里山路。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