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章 出师未捷险心梗而殂(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9章 出师未捷险心梗而殂(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无论是哪个年代,收破烂的,总给人一种低下感,甚至这四个字说出来,本身就带有一种蔑视。

  但,正如现在的人不会相信,破烂王们,将会成为这个国家率先富起来的群体之一。

  后来的人,多半也并不清楚,这年头收破烂是一份铁饭碗工作。

  这类收破烂的,有正规编制,有全额医保,每天工作时,不必穿街过巷,有固定的上班地点。

  望海中学附近,就有这么一个“破烂窝”。

  当然,没人会当面这么叫,那是会引发阶级斗争的。

  官方称谓是——望海县废品回收站双桥路回收点。

  有牌匾的。

  通常这里有两名职工,但李建昆颠过来时,只瞅见一位大叔。

  这样最好,职场人的心理是,边上有同事时,嘴门得把点关。

  赵红旗望着眼前年轻人,起身,双手接过他递来的香烟,揣测着,这是哪家干部子弟。

  要说这高干家庭培养的孩子,就是不一样,瞧瞧这精神面貌,这气质,看起来比他们黄站长还有派头。

  赵红旗把香烟放进兜,没舍得抽,啧,3毛5的西湖牌呢。

  他抽过最好的烟,也就2毛2的旗鼓,上回他亲外甥结婚,得了一包,省着抽了一礼拜。

  但他不明白,这人跟他套近乎干嘛,自行车上就夹了一个解放包,也不卖废品。

  “大叔,问你个事,你这天天收废品,有没有遇到老物件啊?”

  这货找了个话题开头,没有贸然冲到县废品站,打算先了解一点情况。

  “老物件?”

  赵红旗嘀咕,问这干嘛,多老算老?

  “这……有也有吧,喏,这不前两天,有个老太婆拿口大碗过来,看是顶好看,描着蓝色的花儿,说是她祖上传下来的。害,我们要那东西干嘛,不能熔不能炼的。”

  蓝色的花,奶奶辈祖上传下来的,大碗?

  李建昆瞪眼,你娘,该不会是青花瓷吧!

  这年头可没古董骗子。

  他突然心跳加速,其实就随口一问啊。

  “大叔,那老人家呢,住哪的,你认识不?”

  赵红旗摇头,“这不晓得,头一回来。”

  这货痛心疾首,感觉错失了一个亿,更有种没法子捡漏的超级沮丧。

  干嘛要问这啊,真是,欠!

  那就,继续吧。

  延着这个话题,两人闲扯起来,又递过一根烟后,李建昆话锋一转,“对啦,你们站长是姓李吧?”

  “不是啊,姓黄。”

  那我知道了,这货笑眯眯道:“叔你觉得,黄站长这人怎么样?”

  赵红旗忽地警觉起来,“什什么怎么样?”

  “叔你别紧张,我就问问,说实话,我有个事想找他帮忙,这不想跟你打听打听,他这个人好不好说话,抽不抽烟,喝不喝酒,收不收礼啥的。”

  “不收,绝对不收!”

  赵红旗一副我对天发誓的模样,道:“我们黄站长为人正直,清正廉洁,县里没几个他这样的好官!”

  过于……激动了。

  以至于用词都不经过大脑——体制内的人,哪能这么说话?

  事出反常必有妖。

  那李建昆就懂了。

  挺好。

  这买卖胆子不大,身子太正的人,还真没法谈。

  “叔,您忙。”

  “噢,您您慢走。”

  -----------------

  虽然是事业单位,但县废品回收站的条件,算不上好。

  有个院门,走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俩大棚子,特高,用铁柱做支撑,上面覆着油布,夏不能遮阳,冬不能挡风。

  棚内堆满破铜烂铁、塑料尼龙、废书报纸。

  一般人估计不会瞧第二眼,李建昆这会却两眼发光,相信老王来了也一样。

  唯一的建筑,是一排瓦房,刷着白漆,跟清溪甸村小一个模子,也就屋檐下少口铃铛。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