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看“美女蛇”,老爷们儿就不一样了,掀开布帘,直接吆喝着要看“经典”的。
“三点式”的表演各种踩灯泡、喷火外加脖子顶钢筋。
倘若看客们加钱,脖子以外的部位也不是不行。
还有一些年纪更大的老大爷,他们就比较纯粹了,就是过来看看奶子。
这种潮流,放二十年后也是不过时的,精神小伙儿流窜不同网站看女主播的主要乐趣,大抵上就是私信或者直接评论一句“在?看看”。
想来永恒的艺术,都是如此经得住时代的考验,风霜的洗礼。
小的马戏团很吃场地,不过因为胜在门票便宜,捧场的人挺多。
白天嘛,就整正经的表演;到了夜色灰暗之时,就可以整点不正经的,看得人也就更多了。
南来北往的口音很多,有些“赶大集”的小商贩是全国赶集赶场,卖鹿角鹿茸鹿皮子的比比皆是,什么人参灵芝虫草应有尽有,卖蜂蜜卖茶叶卖调味品的更是密密麻麻。
那种前所未有的烟火气,简直就像是把一个国家都压缩到了小小的两条街一个广场中。
京城流窜的“大衣哥”在此也能见着,他们的摊位总是摆满了各种光盘录像带,还有各种磁带各种书,当然,清一色盗版的。
来买的人也很多,看书的也多,也有翻找光盘的,倘使一个眼神对上路了,“大衣哥”就会扬扬下巴,趁戴红袖套的离开之后,再问客人:“有经典的,要不要?”
“欧美的不要。”
“放心,都是香江和流求的,绝对经典!”
此时倭奴毛片的流行程度还很一般,当然这种文艺作品的流行,往往就是一夜之间。
互联网上赫赫有名的“病毒式营销”,在传播毛片这件事情上,不如当代大学生的一根毛。
什么叫有口皆碑啊?
各种传统小玩意儿也能看到,甚至摆摊磨剪子的老头儿也有,这些多是本地人,有个老大爷是秦邮县过来摆个摊,就是磨菜刀、磨剪子,他戴着一副有些年头的老花镜,身上套着一件同样很有岁月感的皮围裙,口袋和手边多是工具。
他磨得很仔细,就像是给自己的菜刀修整一下豁口,待到刀锋重新顺滑,他才满意地点点头,清水冲走上面的粉屑,抹布将菜刀擦干,刀把递给了客人,这一单生意,也就结束了。
往后的多少个年月日,大抵上两人都不太可能再见面。
今天是第一次见,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见。
但终究是收获喜悦的,有人省了新菜刀的钱,有人赚到了辛苦费。
不错。
而有的摊位是修鞋匠,这修鞋匠也是本地口音,想来家中是有店铺的,亦或是寻了个弄堂摆摊,离菜市场定然是不远的。
皮鞋凉鞋运动鞋都可以修,胶鞋水鞋就像是补轮胎一样,磨得见着了里面的材质,再用自行车轮胎剪下来的一块皮,涂抹好了胶水,等上一会儿,再黏上。
牢靠精致的手艺虽然只是打个补丁,但就是牢靠又精致。
是个好手艺。
砰!
伴随着一声巨响,爆米花以最牛逼的方式登场,烟雾缭绕之中,多的是眼睛放光的男人女人。
有喜欢干吃的,但也有想要吃“炒米糖”的。
做爆米花的老夫妻显然是行家里手,他们操着楚州口音,却也能跟本地人熟练地交流,老汉忙着重新上锅,老妇人则是将模具摆好,新爆好的炒米,搅合上刚熬的糖浆,犹如泥瓦匠做地坪,抹得又平又亮。
等到冷却时,更加锃亮的菜刀登场,歘欻欻几刀,横着切竖着切,一大版“炒米糖”便成了一个个小方块。
在这里等候久了的客人,赶紧将自带的口袋撑开,让老妇人将这些“炒米糖”倒在里面,跟着过来的孩子,早就塞了一块在嘴里咀嚼起来。
嘎吱嘎吱,嘎嘣脆。
只是称呼略有不同,有的人说这是“米糕糖”,干活的老夫妻也不争辩这个,不过是继续收钱继续干活。
离他们摊位不远的,是个年轻小伙儿,个子不高,可是很结实,单杠柴油发动机同样在做美食,米粒儿从进料口倒下去,混了一些白糖或者糖精,出料口一根根“米花棍儿”就冒了出来。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