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来又出了一点点小变故,于是又成了劳模。
二十年后沙城房价的均价,也就一万多,作为一个发达工业城市而言,算得上是房价洼地,以他千几百万的身家,完全是过得舒舒服服有滋有味。
所以心态上来说,他对追逐更多的利润,有兴趣,但不大。
资产增值可以有,但不是他生活的动力。
但要是组织人手搞点抗议,这种刺激的事情,就很有兴趣,不但有,而且很大。
一度把刚升上去当副局长的张直武搞得很狼狈,奈何又没办法“大义灭亲”,毕竟张直武又不能说这辈子就不回五家埭了。
“你造福一下家乡会死?”
“我也没有安排员工上十个小时或者十二个小时吧?保险该交的都交,也没有偷税漏税,连所谓的‘避税’都没有理会,还要怎样?”
“……”
一番话直接把魏刚干沉默了,片刻,老头儿憋出来一句,“你是做得蛮好,很对。”
不服不行。
“电瓶车的市场报告,我也看过了,确实大有前途。老汪也表示,长三角地区,将来产销量双双破五百万,就是三五年的事情。”
魏刚口中的“老汪”,并不在沙城,也不在姑苏,更不在两江省,而是京城做统计的一位猛男,可不是什么耍弄数据的老会计,每次调研都是很科学地动用大量人力物力。
跟魏刚也认识小二十年了。
那会儿魏刚还在基层填埋露天粪坑,给农民修建相对隐蔽的厕所,“老汪”那时候也在长三角流窜,主要是考察沿江地区的港口建设。
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那真是每一寸都是黄金。
“这个机遇,不能不抓住。”
魏刚说着,便对张浩南道,“我听说黑水工大还有什么东北的大学,相关技术挺强的,要是有需要,我出差一趟东北也行。”
“你在东北还有关系?”
“废话,我哪里没有?弗兰克、德意志,我在国外一样有门路。”
“……”
这一点,张浩南倒是承认,哪怕“老太婆”在尼德兰做研究时,也因为魏刚的访问,便作为留学生代表迎接了一下。
毕竟是老乡,也算是间接让“老太婆”享受到了一点红利。
“暂时还不需要,不过这个关系,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怎么说?”
“你不是说要弄大学来沙城吗?我自己开大学可能性基本为零,但让大学在沙城弄个校区……只要实力够了,也不算没可能吧?”
张浩南说着又解释了一下,“沙城穷是穷了点儿,但也不是一无是处,也有优势产业。比如说钢铁冶金化工还有纺织,而且我看长洲市马上就要被并入姑苏改为区,长洲化工完全可以弄过来。”
“还有长洲的家居,很成规模的,但只要改市为区,产业肯定要调整,我看完全可以学习一下汾江的家具出口,先把人引过来落地生根,有了规模效应,再把某些大学的土木工程、工业设计等专业请来,不就容易多了?”
学校和就业要是在同一归属地解决,绝对很有吸引力,剩下的就是怎么宣传,这年头还不流行学校造星,因为名牌大学本身就是星中之星。
但张浩南深知高校的品牌效应也很重要,有些名校其实是菜鸡,基本拿得出手的不是学校什么强势专业,而是地理优势的名气,甚至是校友牛逼带来的离谱影响力。
在这年头要是润物细无声做好形象宣传,知道的人多了,也不怕没人来就读。
老话说得好:种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
魏刚听得张浩南所言,微微点头,实际上类似的事情,他早就在奔走了,去年就跟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勾搭上,估计再眉来眼去几年,沙城作为隔壁老王,差不离也能成功撬一下墙角。
不撬全部,就一点点,但也够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