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济南。东平陵。
陶应草草对付了一口清汤寡水到难以下咽的早饭,便与颜良、陈登出了东平陵城,他想四处去看看百姓们打土坯的情况。
陶应一行又来到昨夜路过时的那处聚落。
“这场景,让哥瞧着心潮澎湃啊!”
看到活力四射的乡村大建设场景,陶应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兴奋。
与昨夜有点“凄惨”景象不同,此时的聚落,俨然就是一个大工地,分配到此村的百姓们干得热火朝天。
有丈量土地的、划分院落的、埋锅烧饭的,还有聚集一处打土坯的。
“东平村村长见过各位上官。”
村民看见陶应一行的阵势,知道是东平陵城里的大官来了,一位临时选出的村长匆忙上前见礼。
“辛苦了!”
陶应迅速进入角色,面部表情管理地很是到位,一脸温煦地握住村长的手,嘘寒问暖一番。
“啊,您是陶府君!”
待村长得知眼前握着自己粗糙大手之人,居然就是他们的“大救星”陶应时,心头的感动、感慨、感激交织在一起,霎时热泪盈眶,哽咽难言。
“莫要如此!”
若非陶应拉住,村长等村民早已跪地磕头了。
安抚了一阵村长与围拢的村民,陶应四处察看一番,最后停在打土坯的人群之中。
“陶公,我们已发动木匠大量制作模具了,好在制作简单,一两天就可满足全村子需要。”
村长脸上的笑意浓郁如蜜,一扫昨夜为建房过冬而生起的忧愁。
按照陶应的规划和要求,在他的治下,基本不存在老旧的干栏式房子,都是后世独门独院模式,不但整齐美观,还科学卫生。
最关键的,干栏式房子太浪费木材。
如今的济南郡,四处都在大建设,即便济南有再多的树木,也不可能同时满足所有人建造房子的需要。
现在,有了陶应提供的土坯房建造方法,所需的木料就不多了。
“来,让我打一块土坯试试!”
陶应瞅了半天,发现百姓第一次接触打土坯的工具,操作起来有些生疏,便忍不住亲自下场示范一番。
虽然力气不大,但陶应这个“先知”胜在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操作起来,有板有眼、有模有样,指导起来,驾轻就熟,头头是道。
“打土坯的关键环节是‘打’,一定要将土拌匀,模子内撒放土灰,防止地质松软或者含水分较多而造成粘带。”
陶应一边说,一边示范。
“等晾晒两天,就可以建房用了。”
陶应满意地指着自己打出来的一块齐整结实土坯给村民观摩。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想不到啊!”
陶应的一番接地气操作,看得不论是陈登、颜良,还是围观的百姓,皆肃然起敬。
“少年有才的往往浮露,而主公却深藏若虚,放眼大汉,着实鳞毛凤角!”
自诩做不到如陶应这般亲民的陈登,一边感慨,一边暗暗鄙夷徐州士人皆是睁眼瞎,当然也包括早前对陶应有同样认知的自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