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九十七章 内部起纷争(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九十七章 内部起纷争(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一场席卷大宋的干旱快持续一年了,熙宁七年(1074)播种的季节王安石站在窗前,看着这片焦灼的土地,思绪涌上心头。执政已经六年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建了又废,一批批非议改革的旧党被安置出京城,钱荒及货币发行问题也在不断摸索中也在艰难前进……即使在去年的宣德门打马事件中,他忍忍也就过去了,可这旱情该如何应对?常平仓里还有粮食吗?百姓借贷的青苗钱本金及利息按“青苗法”之规定是可以减免的,地方官吏执行中会有偏差吗?他是一位大宋的宰相,国家、百姓、制度各种问题的涌来,让他在思绪中无法自拔。

  神宗皇帝此刻收到了一份奏疏,内容大概是:“有此天灾是朝廷的市易法犯了天怒。望陛下彻查!”王安石是天变不足畏,反改革派也都知道自然现象和人世间制度没什么关系,但神宗皇帝可不敢有这样的思想,他是天子,如果天没有这么神通,天子的君权是谁授予的呢?肯定不能说是相韩琦给的。

  这时敢非议新法的人不多了,官僚们都发现,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可不是闹着玩的。他们不喜欢你表现的仗义执言,一副忠君爱国的样子批评朝政。他们只喜欢你能拿出实际治国方略去实施,有这个能力的人就走上台前施展拳脚,没这个能力的人闭上眼睛、闭上嘴,否则一律出京。

  文彦博对神宗皇帝说:“现在相国寺里的水果,老百姓用的针线,都由三司的市易司操控。这样不成体统啊!”

  神宗皇帝附和说:“文爱卿说的有道理,只是把米、谷、小麦纳入市易商品就好了。”

  王安石这拗相公丝毫不退让:“这些东西虽小,但如果小商户不从市易司进货,就要从大商户处进货,受的剥削更重。再说,政府不是一直都在销售盐、酒、明矾这类小东西吗?”

  神宗皇帝说:“听说中书省也曾过问过市易务违法害民的案子。”

  王安石不耐烦的说:“中书过问的案子多了,陛下总是听信小人谗言,这样变法大业如何能够成功?”倒是把神宗逼到墙角了。

  其实神宗确有所指,有人控告提举市易务吕嘉问害民扰民。这可是件麻烦事,这个吕嘉问和曾孝宽的情况很像,吕嘉问是枢密使吕公弼的亲孙子。熙宁初年的一天,他的爷爷吕公弼和三爷爷吕公著商量着,写了一篇弹劾王安石改革的奏章,结果被这个宝贝孙子看到了。这个宝贝孙子从骨子里就崇拜那个生活上一脸邋遢像的王安石,连夜带着弹劾奏疏送给了王安石。难道说吕嘉问、曾孝宽是为了攀附王安石吗?他们的父亲、祖父、曾祖父都是宰相,谁都比王安石的官大,比王安石在朝中有权势。他们完全没有必要去攀附这个为了改革四面树敌的王安石。吕嘉问就和曾孝宽一样,是王安石改革的坚定支持者,王安石对他们也信任有加。

  市易务隶属于三司,现在的三司使正是王安石第一项改革“均输法”的主导者薛向。而此时的吕嘉问是提举市易务,有王安石的信任与支持,经常不把三司放在眼里。吕嘉问和薛向之间便生了嫌隙,但二人都是王安石的臂膀,王安石是谁都爱惜,爱惜他们才华,爱惜他们的能力。吕嘉问推行的“市易法”正在全面替代薛向推行的“均输法”。“市易法”与“均输法”在经营上并无二致,只是商品的范围不再限定在朝廷贡品,而是扩展到一切商品,经营范围不再限定在东南六路,而是推广到普天之下,哪怕是和西夏与契丹的国际贸易。薛向经过多年的改革认识到了,“均输法”向“市易法”推广是会对经济产生一定破坏性的,正所谓过犹不及。政府全面经商会让民间商业迅速失去活力,行政力量对市场的破坏性不容小觑,最终腐败滋生,百姓利益被侵害。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