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八章 庆历要新政(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章 庆历要新政(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西府枢密院有时也称枢府,主管军事。最高长官枢密使,副职枢密副使同属大宋的宰职班子,同位朝廷权利核心。枢密院负责军队调动,都指挥使司也称三衙,负责马军、步军、殿前军队的军事训练,而将帅的任命由皇帝亲自负责。这样的制度设计,真正实现了“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对抑制内部叛乱起到了积极作用,可对于御敌就不是好事了。

  这次是五十四岁的范仲淹,自从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从政,二十八年以来第五次来到开封工作。经过地方州县的工作、馆阁的工作、台谏的工作、边疆作战的工作,范仲淹从此进入了大宋王朝的政治核心。这次回到开封,他见到了曾经举荐他的宰相晏殊,现在的晏殊正是“一曲新词酒一杯”,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的名副其实的首相。这次的“似曾相识燕归来”确是“小园香径‘共’徘徊”。被范仲淹力荐参加制科考试而考中的富弼成为了枢密副使,已经成为了晏殊的女婿。

  每一次职位的升迁也是新责任的担当。大殿上,仁宗皇帝面前,范仲淹恭敬的站着。仁宗皇帝面对着这位被自己贬谪过三次的副宰相充满了希望。

  “范卿回到开封可已适应?”仁宗皇帝亲切的问。

  “谢官家关心!都已安顿好,比我们在西北的条件好许多。如今的开封城更美了!”范仲淹赞美着。

  “这次范公不会再逼着朕吃草根了吧?”仁宗皇帝调侃他。

  “陛下政治清明,边防日渐稳固,百姓国泰民安,百姓不吃草根了,陛下自然也不用吃草根了。”范仲淹认真的回答。

  明道二年(1033),范仲淹在朝中任职时,天下大旱,范仲淹了解到灾民实在是太苦了,唯一能吃的是一种草根,难以下咽。范仲淹奏请仁宗皇帝立即安排按察使实地调研,因地制宜制定措施,并且要求宫中力求节俭。但他发现仁宗皇帝动作迟缓,安排布置工作犹犹豫豫,不肯下决心。范仲淹就将那种百姓吃的草根拿到大殿,要求皇帝吃,还要求仁宗皇帝将草根带回后宫,分给皇后、嫔妃们吃。弄得仁宗皇帝十分难堪,但很快仁宗皇帝的措施就落实到位了。

  “范公,你变了!已经不是多年前那个只有批评意见的、直言能谏的范希文了。”仁宗皇帝笑道。“好一个‘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范希文。”

  “那时臣年轻,轻妄之言,太不谨慎。”关于过去的不少问题,范仲淹确实是有些悔意的。

  仁宗皇帝摆摆手道:“范公此次入朝就应当和朕、众大臣一道兴利除弊,改革旧制,铸国泰民安。”

  面对仁宗皇帝的出题,范仲淹哪里会不知道,这不只是策问,更是要他分析时弊,拿出应对之策,并要能够成功实施的切切实实的改革。

  此后,仁宗皇帝多次在天章阁召见了范仲淹、韩琦、富弼等人,希望这些被朝廷寄予厚望的年轻人能够拿出一份详尽、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范仲淹等人也给出了冷静和全面的分析。几乎每一位重臣都写了具体的改革方案文卷,但以范仲淹的《答手诏条陈十事》的“范十条”最为出名。

  范仲淹这一次回京执政和他前三次遭贬黜的情形不同,这次不是他一个人在战斗。庆历年间的这次改革表面上有大多数宰相、副宰相、谏官的支持,会是一次成功的“庆历新政”,还是和前三次一样带着“荣光”再次被贬出京呢?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