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八十章 无支持不改革(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八十章 无支持不改革(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阿云案作为一个刑事案件结案了,但由于台谏官的强势介入,案件又演变成了政治事件,远远还没有结束。争论的焦点变成了自首减刑是否能适用于谋杀罪。阿云案未了,但是朝廷上下都已经看清了神宗皇帝对待王安石的态度。

  神宗皇帝和王安石的单独谈话一谈就是一两个时辰,宰相们有事奏报也得候着。此时韩琦、欧阳修离开了中书,中书省两位宰相是富弼和曾公亮,两位参知政事是唐介和赵抃。宰相们上报的各种文件神宗皇帝并不立即答复,而是经常积压几天,然后才给出回复:“朕问过王安石了,他说可以这么办,立即下发吧!”或者是“朕问过王安石了,他说此事还需商议,仔细斟酌后再定。”宰相们上书的意见要经过一个翰林学士的批复?是可忍,孰不可忍!中书省的宰职们愤怒了,性子最急的是唐介,就是那个仁宗朝和包拯一起弹劾张贵妃伯父张尧佐,扳倒宰相文彦博的那个御史。

  唐介直接质问神宗皇帝:“事无巨细都咨询翰林学士王安石,那要中书省的宰相干什么?觉得我们没这个能力,把我们罢免就是。”

  神宗皇帝也不慌不忙,顺着他的话,平静的问:“那把王安石提拔到中书省可好?”

  唐介此时还懂得一点君臣之礼,否则非得一笏板砸将过去。但神宗皇帝说的是个半真半假的问句,唐介也不能转身就走。

  唐介硬着头皮说:“王安石难当大任。”

  神宗皇帝问:“王安石的文学才气不够吗?治政能力不够吗?经术不够吗?”

  唐介回答说:“王安石虽然有学问,但泥古不化,会读书不会活用,因而迂腐顽固,若让他执掌政事,必然一团糟。”

  刚刚继位的神宗皇帝二十出头经验不足,提拔宰相抓改革自然谨慎。对待神宗皇帝之问——安石可相否?

  三朝宰相,王安石的宿敌韩琦说:“王安石当翰林学士适合,当宰相不合适。”

  东宫旧臣孙固也是坚决反对:“王安石文行甚高,但心胸狭窄容不得人,当宰相不合适。”

  御史中臣吕诲反对:“王安石不懂世事,当宰相不合适。”

  询问并不代表神宗皇帝没有主见,神宗皇帝对王安石说:“他们都不了解你,以为卿只知道经术,不晓世务。”大体意思是,他们说你只有智商没有情商。

  王安石的回答也没有谦虚:“经术正所以经世务。只是很多所谓儒者,大多都是庸才不懂经术,反而造成世俗都以为经术不可施于世务罢了。”王安石的回敬极有攻击性,点明他们不懂经术,治国无方,反而把经术和治国弄成了两张皮。

  这给了神宗皇帝极大的信心,问道:“改革从哪里开始呢?”

  王安石说:“变风俗、立法度是当务之急。好的风俗可以吸纳君子,驱赶小人。”

  这是非常有责任担当的意见,把问题的产生归结在文化和制度上,要针对问题变风俗、立法度。这要比把问题都归结在基层的执行上,具体人的工作能力和道德品质上都要更务实、更有担当的多。

  神宗皇帝在一片反对声中,力挺王安石拜参知政事。王安石感受到了这样的信任,但他没有沉寂在这样的感动中,因为他即将从事的改革其困难、艰险大的无法丈量。没有神宗皇帝十二分的支持,不仅不能进行,还会成为笑话。

  对这个新参知政事最不满的是新老台谏官,缘于参知政事赵抃提起了一件事,让辩才卓越的王安石给多年前的“濮议之争”翻了案。英宗朝,宰相韩琦、参知政事欧阳修主张英宗皇帝应该对自己的亲生父亲濮王称父亲,知谏院司马光,御史台唐介、赵抃、吕诲强烈反对,认为英宗既然继承了仁宗皇帝的江山,就应该认仁宗皇帝为父亲,认亲生父亲为伯父。朝堂之上吵的不可开交,最终英宗皇帝向台谏们屈服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