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青苗> 第一百零九章 元丰改制(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零九章 元丰改制(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宋初非常重要的三司职能划归户部、工部后,予以撤销,伴随着三司存在了上百年的三司使——计相不复存在了。另外撤销的重要机构是谏院,其“规谏讽谕”之责,由设在门下、中书两省的左右谏议大夫、左右司谏、左右正言的职官担任。对于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台则隶属于尚书省。这样显然可以让建议都更加切中实际,避免天马行空的提意见。

  改制后,“罢去空名”,有名无职的那些寄禄官岗位被撤销。这样显然就裁掉了不少冗官,而这些寄禄官通常都是恩荫来的,仗着家世都很傲气。但这次改革是神宗皇帝亲自主导的,反改革派们自然不敢怒、不敢言,神宗皇帝的态度是明确的,苏轼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而“实典职事”,是把正官和差遣合二为一,以阶官代替正官。新寄禄格,从最高等开府仪同三司到最低等的承务郎共二十四阶。

  改制后,三省六部重掌职权,机构名实相符,废止了一些重叠机构,确实理顺了行政关系。实行以阶易官,新的寄禄格简单明了,简化了职官制度,减少了官员岗位。至此,“元丰改制”的两个目的,一是理顺各机构行政关系;二是减少冗官,就都达到了。

  改制后行政效率提高了,但问题就出在效率提高了。做正确的事效率提高了,做错事的效率也提高了。生产力发展了,就需要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政府效率一旦提高,如果政府做事的方向是错的,高效的行政只是加速灭亡。

  原本司法机构审刑院和大理寺是独立于行政机构中书省的,虽然立法权仍然在中书省,但至少还是做到了司法独立。现如今司法全部归于尚书省的刑部,那就不可避免的将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融为一体,完全不分立,统属于政事堂。皇权还经常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样的高效不就是祸患吗?

  再看谏院与御史台的裁撤,虽然之前靠官员监督官员,官员监督皇帝的做法不是什么好政治,但是监督还是比不监督要好一点。当然最好的监督是引入百姓的监督,但在一个连立法都和百姓无关的时代,怎么可能做到百姓的监督?百姓无权监督,官员也无权监督,必然将走向堕落,也就不会有什么好政治。

  如果士大夫的权力在不断裁撤,皇权则就在加强,也许这也正是神宗皇帝想看到的。在一个纷扰的世界里,怎么可能存在一个人总是代表正确?神宗皇帝认识到官员不可信,可他没有想过,其实自己也未必可信,只有良好的制度才能减小政治风险。但建立一个优良的制度又谈何容易,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何尝是干干净净的来?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血液中便凝结着传统,这传统更是充满了偏见与执拗,人们从此禁锢在洞穴中。每个人都那么热切的盼望走到海天的尽头,去看世界的真相。然而,地平线却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局限着我们,禁锢着我们。

  文彦博曾提醒神宗皇帝,陛下是在与士大夫共治天下,而不是在和百姓共治天下。言外之意,不要万事都站在百姓一边,可神宗皇帝为什么不想一想,凭什么不能和百姓共治天下?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