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因为讲得有道理,宋徽宗才确信是朱铭讲的,并非蔡京父子胡乱诬陷。
按照传统的注解,那句话给出了花石纲的合理性。即无禄之臣,有好东西也该献给君主,官员百姓进献花石纲是应该的。
而朱铭把经义解释一改,花石纲就背离了仁政,官员进献花石纲就成了残民!
蔡攸默不作声,把朱铭的几首诗词献上。
配合着讲学内容,再看朱铭的后续三首诗词,宋徽宗瞬间明白是啥意思。他钦点的探花郎,他重用提拔的臣子,居然写诗暗讽自己,把他比喻成晚年昏聩的齐桓公,甚至使用“在床尸”这种词句。
写给李师师那首词,还在暗示继续乱政,大宋有可能会亡国。
“朕是在床尸啊!”宋徽宗已经怒极。
嘉王赵楷已经看完《大学章句疏义》,此刻正在读《道用策》。他虽然天资聪慧但对洛学不了解,实在看不明白其中关窍。
干脆不读了,从皇帝手里接过讲学摘抄内容。
扫视几行文字,赵楷义愤填膺道:“臣赠君曰献,君赠臣怎能是献?此人目无君上,该当重重责罚!”
宋徽宗对随侍太监说:“拟旨,禁毁《大学章句疏义》、《道用策》,胆敢私藏、传播此二书者,终身不得参与科举。已有官身者,降官贬职。金州知州朱铭……”
李邦彦等人屏气凝神,等着听皇帝发落。
朱铭是文官,而且是朝官,宋室优待士人,不能一杆子将朝官打死。
特别是以言获罪者,在处罚的时候要留有余地。
思虑许久,宋徽宗说道:“金州知州朱铭,特降六官,贬为知县!”
特降六官,朱铭的寄禄官就降为承务郎,从朝官变成最低级的京官。
好歹还保住了京官的官身,没有直接变成选人。
蔡攸心情愉悦的离开皇宫,中途派人去找吏部侍郎孟揆。
皇帝只说把朱铭贬为知县,却没有讲明贬到哪里。而且,朱国祥并未受牵连,朱铭还有起复的机会,得弄个好地方让朱铭待着。
傍晚,孟揆到蔡攸府上拜见。
孟揆是《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的亲大哥,再过两年还会主持修建艮岳。
他爹孟昌龄,是蔡京的得力干将。
孟昌龄虽属奸党,却也是一个能臣。其建造永久性浮桥,解决了东京黄河两岸,涨水期的商旅来往问题。另外还督建了几条运河——虽然都是为了收税和运送花石纲,但确实也方便了交通。
孟揆问道:“寻个偏远小县如何?”
蔡攸说道:“最好是又穷又偏,还容易生事的小县。”
孟揆计上心来,笑道:“可为黎州汉源知县。”
“着啊!”
蔡攸拍手大赞:“君堪大用也!”
黎州属于上州,并非户口有很多,而是边疆战略位置重要。
但是,黎州仅有一县,即汉源县。下县,很穷。
黎州境内,汉人不足3000户,约16000人左右。又有熟夷3000户,约18000人左右。
剩下的全是生夷,总数三四十万人。
生夷部落,动辄互相攻打,甚至跑来劫掠汉民。
也即是说,朱铭去了之后,属于附郭知县。整个州就那一个县他啥事儿都不能做主。汉人和熟夷加起来就三四万,却要面对周边三四十万生夷。
油水都是知州的,跟朱铭没半毛钱关系,出了事情却要共同担责。
蔡攸说道:“李道冲办事得力,给他寻个好差遣,我择日便让人举荐。”
对于朱铭的处罚,很快就传遍京城。
之所以传得那么快,纯粹是因为学禁。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