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春旁的东江极其上游的东湖是河鱼主要捕捞区,夏天时候,渔民在后河沿小码头上船,沿着东江去东湖捕鱼。
冬天的时候,就在东江直接破冰捕。现在,后河沿成了“十三太保”的地盘。冬天捕鱼的活,也成“十三太保”主要来钱道。后河沿的鱼市,收鱼、卖鱼的也都是“十三太保”的人。
周秉昆是第一次来这里买鱼,进到鱼市,有三四个摊位。
有的摊位卖的是活鱼,有的卖的是死鱼。
卖活鱼的摊位,都有一个水槽子,水槽子里倒满了河水。天气严寒的缘故,水槽子表面结上了一层薄冰,隐隐约约能看到冰下面的鱼在游。
卖死鱼的就简单多了,就在地上一倒,每条鱼都冻得棒棒硬,堆成了一个小山。
打听了一下价钱,活鱼五毛一斤,死鱼两毛一斤。出门的时候,周母给了周秉昆两元钱,让他看着买。
东江的河鱼都不小,特别是冬天,江上一结冰,捕鱼的少了,鱼长得很快,每条鱼都几斤重。
两元钱倒是够买一条七八斤死鱼了。
周秉昆想到身上还有郑大娘给他的三块钱,加上母亲给的两元钱,加在够买活鱼了。
活鱼当然比死鱼新鲜多,好吃多。
于是,周秉昆来到活鱼的摊位。
这个市场看摊的清一色是黄棉袄、黄军帽,一身社会人打扮。
原身的周秉昆胆子小,一看到社会人腿就发抖,所以从没来过后河沿鱼市。
重生后的周秉昆,有了营养液的加成,对社会人再没有恐惧心里,对看摊的“黄棉袄”说:“捞四条两斤重的活鲫鱼。”
“还有,要母的。”周秉昆想到姐姐喜欢吃鱼籽,加了一句。
“鲫鱼我看不出公母,捞到什么就算什么。”看摊的“黄棉袄”拿着网兜,一边捞鱼一边说。
周秉昆没再和他呛呛,这大冷天,让他挑公母确实费劲。想到母的有鱼籽,公的也有鱼白,鱼白吃起来口感也不错。
四条鱼捞在了网兜,挂在秤上,扒拉着秤砣,看了看刻度,“九斤四两,四块七。”
“九斤四两?就这几条鱼哪有这么重?”周秉昆看着鱼的大小,质疑道。
“你不会看秤啊,这不是九斤四两?”“黄棉袄”把秤杆伸到周秉昆眼前。
秤杆显示的刻度的确是“九斤四两”。
无论是原身的周秉昆,还是重生后的周秉昆买菜时候不多。可这四条不大的鲫鱼怎么看都不像九斤四两的样子。
“你这是砸秤了吧?这四条鱼怎么看都没有九斤四两。”周秉昆仰起头,望向“黄棉袄”。
“你说砸秤就砸秤?”“黄棉袄”有些不耐烦,骂骂咧咧说。
周秉昆面无惧色,“你要再这么说,我不买了。”
“不买了?活蹦烂跳的鱼从水里出来,现在都半死不活了,你说不买就不买?”“黄棉袄”眼睛里射出凶光,言语越发彪悍。
“我不买了,你能把我怎么样。”周秉昆仰起头,手指指向“黄棉袄”。
“小兔崽子,你找死啊。”周秉昆的态度,“黄棉袄”彻底怒了,放下秤杆,伸出手臂,向周秉昆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