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种出一个强宋> 第249章 差距(1/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49章 差距(1/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卖报了、卖报了,《大宋日报》只要两文钱一份,两文钱就能知道天下大事,还能看洛真人写的《道德经心得》,先买先看,先睹为快······”

  “卖报、卖报,元日刊发的第一份《大宋日报》,有官家大朝会上的元日感言······”

  “两文钱你买不了吃亏,两文钱你买不了上当,《大宋日报》内容详实,涉猎各个方面,总有一版你喜欢······”

  “看报了、看报了,男的看了更俊,女的看了更倩······”

  “······”

  元日,皇宫内正进行大朝会,街道上卖报的吆喝声此起彼伏。

  十一二岁的孩童在大街上大声吆喝,每个人肩上都斜挎着一个布袋,上面印着报社专用字样,里面装着分配代售的报纸。

  这些孩子都是报社挑选,经过简单培训的报童,他们口齿伶俐,腿勤手勤,卖掉报纸有提成,这对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就是一笔不菲收入。

  “《大宋日报》?这是什么玩意儿?”

  “兀那娃子,给我来一份。”

  有人买了一份道,“看一看报纸,怎么就男的更俊,女的更倩了?”

  报童高声道:“知识改变命运,命运好精神就好,精神好自然就俊俏······”

  “嘿!这娃子嘴皮子倒利索,话说得一套一套的。”

  哇!

  拿起报纸一看就放不下了,两文钱果真花得不冤枉。

  有朝廷大政方针,有诗词文章,内容详实,包罗万象。

  “我要珍藏报纸,有官家的元日感言,还有洛真人的《道德经心得》。”

  “给我也来一份。”

  ······

  洛寒使辽后,李清照率领员工加班加点,动用各方面力量,终于在建中靖国元日刊印了第一份《大宋日报》。

  建中靖国是赵佶登基的第一个年号,通过这个年号,赵佶透露出他要干出一番事业的信号。

  报社不仅安排报童卖报,还在每条街,每一坊都有一个识字人,替百姓读报,称为“读报郎”。

  “读报郎”必须断文识字,若是遇到百姓难懂的词句,他们还得负责解释,目的就是尽量让报纸上刊登的消息,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在百姓中读报解释词句就能赚到一份薪水,自然有人争抢着做“读报郎”,但也是名额有限。

  朝廷全力支持办报。

  有了《大宋日报》,朝廷就能引领舆论,掌控民意,朝廷变被动为主动,百姓也不再受愚弄。

  新法实行以来,朝廷的各项政令、指示都是靠圣旨、公文形式发往各地衙门,可以说除了当官的,其他人几乎看不到,这就导致朝廷政令无法及时、正常推行。

  地方官府阳奉阴违、欺上瞒下,推后甚至压下公文,推行也不尽力,就会出现曲解和恶意攻击新政的人和事。

  有了报纸立刻变样,朝廷发出公文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报纸刊登朝廷新政,天下人第一时间就能知晓,地方官再都无法隐瞒。

  同时报纸上还刊发对新政的解读,让百姓第一时间清楚新政对他们的好处。

  可以说《大宋日报》就是新政推行利器,还对吏治清明也有一定推进作用。

  比如把一些受处罚的官员名单公布在报纸上,控制舆论的同时,还能监督百官。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