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清末的法师> 第843章 游山玩水(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843章 游山玩水(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专治洋人·赵传薪是用枪的高手。

  一杆枪好不好,上手便知。

  本杰明·戈德伯格送来的这杆杠杆步枪线条流畅,枪托是黄菠萝木造的,关外就有,后来列为保护植物了。

  要是光看造型,已经超出了勃朗宁老家伙造的杠杆步枪,很符合赵传薪审美。

  赵传薪先搞明白了枪机偏移闭锁的安全机制,打开杠杆枪机,尾部不外露,密封性良好,不容易进去沙子灰尘造成故障。

  赵传薪问:“击锤呢?”

  本杰明·戈德伯格说:“没有击锤,内藏撞针击发,和温彻斯特、马林那些步枪不同。里面也没用片簧,用的螺旋卡簧更皮实耐造。旋转弹仓,上膛时候子弹会在里面转一圈,规避了温彻斯特和马林杠杆步枪的一些小毛病,主要是不会因为弹药过长影响弹容量,所以能用尖头子弹。”

  许多杠杆步枪用的是手枪的圆头子弹,子弹飞行稳定性和精准度大打折扣。

  赵传薪摸着机匣尾部上方的一个很小的小铁柱问:“这是啥?能弹起来?”

  本杰明·戈德伯格得意的说:“因为没有击锤,击针待击状态下,这个小铁柱会弹出,拇指一蹭就知道是否上膛。”

  嘶……好高级的样子。赵传薪又看向弹仓位置外面的露出的黄铜面,上面写着“0”,问:“这是啥?”

  本杰明·戈德伯格龇牙笑:“师父,这是余弹指示器,填弹时候,弹仓中间棘轮会旋转,装满弹药会转到6的位置,每次开枪都会转一下,打空就是0。”

  果然高端。

  赵传薪往仓内装填.280尖头弹,觉得有些费劲,难以保证装弹速度。

  等装好之后,皱眉问:“这子弹能打死人么?而且怎么就装六发?焯,那杠杆步枪的优势去了一半。”

  至少不得.300?

  而且人家杠杆步枪往多了说都要装15发,甚至18发,当然那是圆头弹。

  本杰明·戈德伯格耸耸肩:“师父,相信俺,这子弹动能很大的,点射易控,频频连发也足够丝滑。在马背上开枪,要那么多子弹干嘛?没等打完六发已经擦肩而过了。”

  说的好有道理,赵传薪无法反驳。

  他踩着缥缈旅者可以无限兜圈子,其余人却不行,这把枪也不是为他设计的。

  这把枪,赵传薪收了,又拿了五盒子弹。

  “回头让刘华强他们报价,我派胪滨府公职人员去交接。用不着赔本赚吆喝,只要别狮子大张口坑自己人就成。”

  胪滨府不能白用,卷王技术学院也能赚钱。

  本杰明·戈德伯格笑嘻嘻的说:“师父,汉口租界兵工厂,股份俺拿的大头,定价权掌握在俺手里,他们主要挣个工钱和管理维护的钱。”

  “……”赵传薪吃惊的看了一眼徒弟。

  现在他翅膀都这么硬了吗?

  不行,当师父的必须抓紧加强自身实力,必须将小崽子的嚣张气焰压下去。

  起初他十分乖巧,后面先斩后奏,再过两年叛逆期还不上房揭瓦?

  想到这,赵传薪没好气的摆摆手:“啊行了行了,赶紧滚犊子,我要睡觉了,明天还要出趟远门。”

  本杰明·戈德伯格一看,师父还是那个师父,喜怒无常,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

  临关门前,本杰明·戈德伯格想起了小师娘:“师父,你不等小师娘回来吗?”

  “呵呵……”说到这,赵传薪忽然得意:“以后每個月,我至少回来一两趟,不必等。”

  本杰明·戈德伯格挠挠头?

  每个月回来两趟,来回就是四趟,万里迢迢的不嫌折腾吗?

  ……

  赵传薪当真说走就走。

  第二天早上,天上飞的驼队沿着石路出漠去载煤的时候,太阳才将将冒头。

  喝饱了水的骆驼喷着白气,迈着宽大的脚掌慢悠悠的走着。

  赵传薪和他们走的不是一条路。

  因为不再穿戴集火甲,没有披风维持稳定,星月说冬天会对沙漠之根造成伤害,没有沙漠之根超速会有风险。

  两个小时赵传薪才抵达凉州城。

  凉州府府衙。

  王步瀛愁眉不展。

  他不但是凉州府知府,还兼着甘凉兵备道、西北经营务处等等,一共掌管五枚大印。

  如果非要做比较,他和赵传薪差不多,整个凉州府境内军政全归他管。

  区别是赵传薪是“自治”,他却要听从清廷的命令;赵传薪吃独食,他却忠于大清。

  老家伙已经五十六岁了,身子骨还行。

  他有心做实事,办新学,务农桑,理军务治安,更想要改变当地官场陋习。

  然而到了凉州一看,我焯,烂骨子里了,从上到下没一个省油的灯。

  单说那武-威知县梅树楠就是个操蛋货,许多百姓管他叫梅扒皮。

  苛捐杂税猛如虎,王步瀛很无力,他想管,但每当提及此事,所有下属一致劝说:“正值朝廷用银子之际,贸然改变唯恐酿成大祸。”

  是啊,印花税不能少,百姓除了鸦片不愿意种别的。

  他就只能劝,劝百姓种桑养蚕,慢慢来,一步一个脚印。

  他曾经在南方的常-州任知府,通过关系从南方引进蚕种,想要改变当地不健康的农业结构。

  效果是有的,但不多,否则今年秋天也不可能发生抗捐的事情。

  他搞新学期间,有时候自己还要上阵讲学,以表示对教育的重视。

  只是那次去教课,发现梅树楠和一个女教员眉来眼去,把王步瀛气了个半死。

  他改变官场陋习的方式行不通,就只能以身作则,上任的时候,当地会捐献一笔“坐堂银”,少说一千两,高则数千两。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