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纸的大小都不相同,大多数都是自己裁的。
与几十年后,几乎A4纸行走天下不同,这个年代的纸,哪怕就是白纸,也讲究个几开。
四开、八开、十六开、三十二开。
按照理论上来说,对折就能得到标准尺寸。
不过,也许是手法不行,也许是原始的纸张尺寸就不太对劲,落到门房大爷这边的存档,看上去就像是破落的山东煎饼一样。
陈锐和陈文亨在乎的是内容,也不太在乎载体。
不过,这些售房信息大多是用草纸写的。
众所周知,掺了稻草的纸,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很容易变脆掉渣。
所以,陈文亨翻看时候很小心,生怕好好的纸在手里就碎成几块。
这些售房信息格式都基本相同。
抬头要么是毛笔字要么是马克笔写的“售房”或者“出售”。
下面的小字,一般来说都是介绍个面积和在哪。
最后才有个联系电话,不过这个联系电话和日后能联系到本人的电话不同,这些电话不一定是哪里的电话,能联系到没错,只是……比较麻烦罢了。
这上面的信息看似很全,陈文亨一页一页翻着。
但是,那边的陈锐却觉得很无奈,他在乎的可不是房子的大小,在他看来有价值的东西是地啊。
陈锐也只能抱着盲人摸象的心态,挑选一些看起来房子面积比较大的出售信息,然后结合上面的地址想着房子是在哪,再凭借不是很靠谱的记忆,判断这房子的院子是多大。
门房大爷看着陈文亨一张一张翻着草纸,又看着陈锐眉头紧锁。
他也知道买房是个大事,他真的想帮陈锐干点啥。
他问道,“这些房子里没有相中的么?”
陈锐答道,“也不是没有相中的。而是,我不知道这些房子的院子都多大。我想住个院子大的。”
陈文亨此时也附和道,“锐儿想要什么样的房子,我就想要什么样的房子。”
门房大爷摸了摸下巴上的胡须,“想要院子大的啊……”
他半眯着眼睛,回忆着这些草纸到他手里的时候,那些给他草纸的人都说了什么。
说实话,对于县城的人来说,院子这种事情根本没有什么人在意。
谁家平房没有个院子啊。
最小的院子也有百来平。
大的院子甚至有数百平。
这年头地不值钱,反倒是那些砖头和水泥盖成的房子费钱。
一块砖一两毛钱,一袋水泥几块钱,一吨沙子十来块钱……
再加上盖房子的人工费,这才是成本的大头。
只不过,在陈锐看来,这些物料的价格虽然也有上涨,但是和二十年后相比,最多也就上涨了十倍。
并且,这些材料都不耐储存,用了之后也就不值钱了,拆下来也是建筑垃圾。
反倒是地皮的价格,指数级增长。
这是真的这些地就很稀缺了么?
也不是。
只不过相对于越来越多的货币来说,地皮算是最不容易增加的标的物了。
国土就这么大,国土变大的概率也不大。
耕地就那么多,总不能把耕地都变成房子吧。
因此,哪怕是这样一个县城的几百平米的地皮,如果盖满了房子,哪怕只有一层,到了棚改的时候,也至少价值七位数起步。
要知道,哪怕是二十年后,县城的人均年收入,也不过两三万块钱。
百万级别的拆迁费,是这里的人不吃不喝几十年也攒不下来的。
门房大爷识字,但是又不全识,算是介于文盲和知识分子中间,算是半文盲吧。
因此,他和陈锐说,把草纸上的信息念一遍,然后他来回忆那个房子的院子大不大。
“大。”
“不大。”
“大。”
“还行。”
……
大约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把这些草纸都分类好了。
这些售房信息一共分成了三堆。
陈锐把院子大的那一堆拿起来,开始挑选地段。
虽说棚改的时候,给的钱跟地段的相关性不大,但是陈锐还要上学,因此他还是更倾向于靠近三小的房子。
他一张张翻着,很快就找到了几套附近的房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