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武当> 第41章 儒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1章 儒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世人上大可以分成三类人,一类是平庸无为的百姓,可以是劳耕度日的农忙之人,可以是茶馆酒楼的伙计掌柜,可以是能掐会算的算命先生……

  第二类则是舞刀弄枪的武人,大可以是边疆大将,亦或者是统军之领,自然也有毫不出名的士卒,但这类人的地位,也比普通平民百姓要高出许多。

  再者的第三类人,也是最长时间坐在前二者头上拉屎撒尿的人,便是书生,大到朝政的把持,地方的掌控,国家的制令,军队的资耗兵征等,小到百姓出耕时间,节度税收的多少,这便是书生。

  而在大唐,那位千古一帝的上位者,也是极为的“宠爱”这群书生,只要是腹有文墨,那便可能谋得一桩美差,哪怕是久居山林,不问世事的世外人,也会被狠狠地挖回朝堂,要是不答应,便是死皮赖脸的亲自去恳求,久而久之便是博得了惜才爱才的美名,这与最后一个背负骂名的唐末亡国君主,显然是截然不同的口碑和待遇。

  鼎盛的大唐王朝得以有那千古盛况,这座庞然大物所倚仗的,自然是那支平定天下的无敌天策军,但这只是世俗所思所虑的表面,这支无敌军队为何得以逢战逢胜,大将必不可少,但后方那一群朝政文官所带来的长久支持,自然也是少不了的,唐相魏氏,房氏等,都是难得一遇的千古守成大才,加上天下大平,这也促成了大唐文坛越发鼎盛。

  天下的儒家气运,便是十成十的盈溢,天子也是下令设立了翰林院,单单是这一座儒家书生所莅居的皇家书院,就足足占了天下近五成的儒生气数,百姓俱知自家的孩儿若是进了其中,那便是光宗耀祖,坟头冒青烟的巨大喜事。

  但殊不知,这只是国都长安的书院,在之外的荆楚之地,有着一座再分天下儒家四成气数的书院楼阁,并不是如“翰林”二字那般寓意深刻,倒是颇怀谦逊的“莜孺”,虽说学士也确实不少,但却完全没有翰林院来得声名显赫,也是在唐灭之后的两三年,才开始声名大噪。

  唐灭之前,便是此院首当其冲先毁去,这是不幸,不幸中的万幸是,只有它做到了真正的桃李满天下,四成的儒生气数化作天下气运,若不是在唐灭之前被毁,那么这四成气数会被纳入南唐,亦或者是大夏,届时天下气数无法平衡,那么就不止这两个王朝的对峙这么简单了。

  单单是这么一座书院,就有三个读书人,名动天下!

  一位岑氏儒生,在天下名山龙虎之外,对敌过道门圣人,一位在青州赚得名义钵满的白氏书生,一位在南唐楚州的边关之上,事事料敌在先的名仕孙兰,仅是这三个人,便足够让这座于历史上湮灭的书院,响彻青史,其他散落天下之人,不谈有何等大的名气,但还是让莜孺院的大名,依旧在文坛儒生们的口中啃着。

  都说读书人的事都是无理事,百无一用是书生,此等言论也是满天飞,但这也仅仅是武人莽夫过过嘴瘾的骂话,一言决人生死,这需要多大的魄力和才气?他们一辈子可能也摸不到头,也就儒生才料地到同僚的所想所念,大概如同对局落子,当局者不迷反而旁观者迷,这是截然相反的道理,剪不断理还乱,武夫便以武力决事,不论是如何卖了定居,但都是比不上读书人的一句话,一手棋。

  如今天下远不及盛唐时的大兴儒术,但读书人依旧是占了不小的份量。

  东山王府上,阁楼之顶,大夏东山王刘启才,陪着那个居阁便再不出阁的中年男子碰杯饮酒,言语有调侃也有正经,多的也还是下酒的闲话,而客卿夏言诀,此时也是共坐一桌而酌。

  刘启才揽着这个夏客卿的肩头,靠着酒气迷迷糊糊地笑道:“你小子啊你小子,说好听一点是皇帝所钦招,来我府上当的客卿,在别人眼里,又是皇帝派来监视我的探子,可实际上你究竟是来干嘛的,说说看。”

  夏言诀推开他的手,没有理会这个耍酒疯的家伙,堂堂藩王,王没有王的模样,真不知晓前蜀是如何被他打下来的,倒是饶有兴致地看着对面的这个中年男子。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