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唐第一臣> 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德彝急了(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四百九十三章:封德彝急了(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三子杨续,现为郿县县令,后来这个杨续官升郓州刺史,两个孙子杨执柔和杨执一官运亨通,赫赫有名。

  四子杨演,这人平平无奇,但他的长子杨思玄官至吏部侍郎,次子杨思敬官至礼部尚书,尚长广公主。

  五子杨纲,爵封平阿郡公。

  六子杨恭道,有一女嫁给李世民为妾,也就是后来的杨婕妤。

  七子便是这个杨师道。

  杨雄七子,最出名的便是大郎杨恭仁和七郎杨师道

  杨师道尚桂阳公主,武德四年,官拜灵州总管,镇守北疆,期间多次击败突厥南侵。

  武德七年,庆州都督杨文干谋反后,李渊在坊州惊惧不已,命灵州都督杨师道和左武卫将军钱九陇讨伐。

  但当时的杨文干暗中得到太子党人的支持,物资充盈,固守城池,致使杨师道无功而返。

  可是天意使其立功,突厥趁机侵扰原州,宁州刺史鹿大师率军阻击,杨师道见机行事,领军直入大木根山,断其后路,将这一股突厥游骑拦截在大唐境内。

  杨师道因此立功,召回朝中,担任吏部侍郎,爵封安德郡公。

  由此可见杨师道并非是庸人,允文允武,后来更是多次拜相。

  杨师道接过这一张身契,眉头紧蹙:“杨阿强?”。

  “封伦家中的奴仆逃亡,他托我追捕……”。杨恭仁自顾自的饮着茶水,一边解释着,言语间很是费解。

  “这种小事,他还找你?”杨师道愕然失笑道:“随便遣一仆从在长安县报官即可啊”。

  “嗯?”杨恭仁抬起头来,“你也是这么认为?我就觉得这事没那么简单,一个奴仆而已,犯不着他堂堂首辅特意走一趟,偏偏他还托词是顺道而来,可是我索要身契时,他毫不犹豫的便从怀中取出,可见是早有准备,特意来这一趟”。

  杨师道在一旁坐下,点头说道:“听兄长你这一说,封伦这厮倒像是极其在意这个、这个杨阿强”。

  杨恭仁微微颔首,“这其中肯定有蹊跷,不过他既然来这一躺,我便接下了,让下面人先发海捕”。

  “若是拿到人了,兄长不妨先问一问”,杨师道眼中闪过厉色,“这人竟敢逃亡,并且让封德彝如此紧张,说不定知道些什么”。

  “正有此意”,杨恭仁点头附和。

  尽管隋杨已经亡了,他们作为前隋宗室也已经入仕大唐,并没有复国的心思,但是对于封德彝这类谄媚不忠的小人,可谓是深恶痛绝。

  李渊虽然称帝,但李渊是在杨广死后立杨侑为帝,然后一步步通过称王、加九锡、禅让等流程登基称帝,难以从法理上去攻讦李渊。

  而封德彝这厮当年身受杨素赏识,官拜内史舍人,但是在朝堂上跟虞世基等佞臣沆瀣一气,败坏朝政,后来更是投身于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弑帝僭位,招致千古骂名。

  当年在江都宫里,宇文化及命令封德彝拟诏,历数隋炀帝诸多罪过,封德彝竟欣然提笔。

  隋炀帝见状大怒,怒斥封德彝,“武夫提刀弄仗倒也罢了,卿乃士人,何至于此?”

  此言如同当头棒喝,一句话便将封德彝打入谷底,从此不忠的名头伴随一生。

  后来宇文化及冒天下之大不韪僭位称帝,任命封德彝为内史令,是为大许国宰相,封德彝再次领命。

  这也是为什么封德彝后来投奔李渊时,李渊对他严词斥责,将其罢黜遣返的原因,只是封德彝后来进献秘策以讨好李渊,再次还朝。

  至于进献的是什么秘策,只有李渊和封德彝两个人知道。

  接下来几天雍州牧下属的县衙,全力追捕逃奴杨阿强。

  雍州牧的能量是巨大的,威凤卫很快就感受到压力,毕竟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杨恭仁性格刚直,他统领的雍州牧从上下午,执行力非常强。

  薛收只得如实上报李世民。

  “他终于急了”,李世民嗤笑道,然后吩咐道:“传杨恭仁”。

  半个时辰后,杨恭仁从东宫回到府上,便是皱眉沉思,命人将杨师道叫过来。

  “兄长,何事?”

  现在兄弟七人,除早亡的二郎杨綝外,只有官拜郿县县令的三郎居住在郿县,其余五人极其家卷全部居住在观国公府,好在观国公府便是前隋观王府,占地面积甚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