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江宁,三爷实话实说。
“如果卖不到五千元,那只能让他们继续传下去,就当给后代留点祖传物件吧!”他其实明白,以现在国内的环境,想要卖出天价几乎不可能。
就不知道这种环境要保持多久,能不能等到古董的盛世了。
此话一出,江宁倒没什么感想。
但屋内的周村长和三爷的其他家人都吓了一大跳。哪怕前不久他们收了一笔巨款,但五千元依旧给人很大的冲击力。
这家人一个个目光灼灼地望着江宁,暗想:老爷子这般狮子大开口,千万别把人家吓跑了。
更让他们吃惊的是,江宁没有说贵,而是思考起来。
五千元在这年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钱,半个万元户了。不过,比起后世一两个亿,终究还是小巫见大巫。
江宁能听出,三爷这话是说真的,而非故意要高价。
事实上,只要再过五年左右,到了九十年代,一件汝窑笔洗没有十万以上,也根本搞不到手。
之前那件鸡缸杯,自己便占了大便宜。
想了想,江宁点头:“行,但先说好啦!以后不管值多少钱,那都是没办法反悔的。”
三爷一家大喜,连连保证:“那肯定,那肯定。”
“放心吧!我特意让小昌子也过来,就是做个见证,以后他们要是闹事,那……”
还没等三爷说完,周村长就附和道:“我给你们写个协议吧!你们都签名,再盖上我们村的印章。”
这么一来,绝无漏洞。
剩下的四件,每件作价两百元,也被江宁拿下。加上前面的茶叶,一共7000元。三爷当场就给分下去,一身轻松。
其实,三爷还是保留了点东西,比如那个鼻烟壶。
走出三爷的家门,耳边传来这家人的欢笑声,江宁暗道:也不知道二三十年后,他们会不会后悔得肠子都青。
接着,江宁和赵教授、高教授等研究人员吃了一顿,才返回双河村。
而赵教授他们也正式确立了第一个研究项目。
回到家,江宁就听见外婆在心疼盐吃得快,让三舅明天在镇上顺便带点回来。农村就是这点不方便,其他的倒还好。
江宁清楚,后面会更难,毕竟卖货郎都被他拐歪了路,以后不挑货来卖了。
他想了想,长久下去,似乎真的不太好呀!
在村里开个小卖部,无疑是最好的。问题是谁来开店?家里就他和外公外婆,以及小表妹果儿是清闲的。
江宁他自己不想干,让外公做?
这似乎可行。
外公年纪不小,江宁也希望他不去干农活,坐在店里收银什么的,应该会轻松一点。反正进货什么,让二舅去干就好。
想到这,江宁也就开口道:“外公,您闲着也是闲着,要不在村里开个小卖部?”
现在南方对于个体户包容性很强,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下海做生意。不像北方,个体户经营都还得小心翼翼,生怕政策忽然改变,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哪会呀?”外公立即摆手道。
有点怂,没有一丝的经验。怎么进货,卖多少钱等,他一窍不通。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