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国姓窃明> 第259章 继承大统(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59章 继承大统(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稳扎稳打一边平乱一边种田,随着时间进入崇祯十七年八月,南明内部总算是进入了一个凝聚团结的繁荣期——

  除了两淮的福王伪政权地区,那地方刚刚作乱还不满两个月,因为优先级的问题,朝廷军队还没来得及对那儿动手。

  不过军事上没动手,不代表政治上没有拉拢,至少山东总兵刘泽清已经在南京朝廷从海路派出的信使联络许诺下,选择了明确不再依附福王朝廷,还公开宣布认定福王为僭伪。

  真正坚持跟着福王混的,文官也就阮大铖,武将也就刘良左和许定国,再无他人。

  福王伪政权囊括的临时统治地区,也就是整个凤阳府、淮安府、山东兖州府位于黄河故道以南的部分,加上河南的归德府,满打满算三个半府而已。这点地盘都敢称帝,也是没谁了。

  其中淮安府的地方官员,以及一些刘良左手下的中层将领,目前南京朝廷还在想办法拉拢分化,想让他们对刘良左再来一次下克上,朝廷就赦免他们的罪过,这样也能进一步减少汉人内战的伤亡,把更多人和平争取过来。

  而山东兖州府那部分土地,倒不是刘良左打下来的,而是因为刘泽清看到清军南下已经迫近,主动选择了让出运河沿线的平原地区,把主力和嫡系军队的家属人口都迁移到了登来之地、山东半岛上,以免独自被鞑子主力正面强推。

  刘泽清部弃地熘掉后,刘良左却没处跑,自然要暂时填补占住这块地,以维持自己的防线。被各方势力挤压在这么一块四战之地,他也是有苦难言,甚至都在考虑是否应该把福王卖给鞑子,当鞑子控制的傀儡。

  而南方的南京朝廷控制区,不但部队都开始足额发饷、加强训练,士气得到了恢复,农业生产也在得到肉眼可见的优化,可以说每一季都能变点样。

  被朱树人推广了三年多的玉米、土豆等物,外加其他优良品种,当初崇祯十三年时,只在随、黄二府推广,大部分留种,此后几乎是每年几倍到十几倍的覆盖区域增长。

  崇祯十四年时扩大到当时朱树人控制的全部州府。十五年扩大到整个湖广辖区,以及与湖广交界的河南、江西、南直数府。十六年进一步扩大到四川全境直至汉中。

  而今年,当然是在夏粮种植这一季,全面扩展到了江西、南直、两广全境。等于是南京朝廷控制的所有区域,适合种植新作物的土地,都被锦上添花推广了。

  只是考虑到地方农民的接受速度,整个学习适应还需要过程,但至少每个省的农民都已经被宣传了一遍,知道了新作物的存在,还了解了朝廷对于种植高产作物的优惠政策。

  当然,适合种水稻的土地,依然还是要种水稻,南稻北麦的地理格局是变不了的,玉米取代的主要是跟冬小麦套种的夏粮土地,跟水稻则不存在冲突。

  南方被推广地区,也只是原本种不了稻的小块地或者旱地,尽量用玉米土豆利用起来。具体工作自然有新的户部官员推广,如今朱树人的父亲沉廷扬正式当了尚书,他也是很想干一番大事业的,

  加上他不需要贪钱,还非常了解账目猫腻,洞察官商勾结的人性,一旦认真起来,虽说不能彻底革除大明贪墨弊政,好歹也能在小范围内尽量让风气稍稍改观,让想做实事的人略有机会伸展抱负。

  至于朝廷军队发饷充足,则是靠着朝廷新预征的大笔厘金,以及朱树人去年灭张献忠时遗留的缴获——张献忠死前,事实上还颇为朱树人当了一把干脏活的夜壶,

  张献忠杀了那么多藩王,抢屠了那么多富户,最后留下累计近两千万两白银的缴获,都被朱树人吸了。虽然代价是湖广和四川富人人口损失了不少,是抢来的,对经济的可持续性破坏比较大,

  但不得不说,如果靠正常征税,四川地区七八年都征不出这么多财政收入,张献忠等于是一口气把那么多年的财税抢了,寅吃卯粮,还没来得及消化就被朱树人剖出来了。

  这笔银子一年半载是花不掉的,所以朱树人完全可以靠着这些财富,强撑着南方朝廷的军饷军备至少两年,这样绝对够撑到税制改革彻底平稳过渡。

  而南直隶、浙江、江西、两广的明军,在第一次被足额发饷后、而且由户部派出的官员和都察院的监察官员、沉家商会的掌柜账房、亲自到地方核实账目直接发放,明军上下也是气势为之一振,精气神都跟原来吃空饷喝兵血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