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明破晓> 第476章 日本の未来(六)(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476章 日本の未来(六)(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胡秀山直接问道:“主席,那么下下一场军事革命又会是什么形态?”

  何锐愣了愣,心中又是欢喜又有些庆幸。庆幸的是胡秀山细致钻研的性格,如果是别人,难免会对日本革命有所期待。胡秀山便是想到了,也不会关注此事。而胡秀山的钻研个性,对于军事发展的推动大有好处。这让何锐很欢喜。

  既然如此,何锐解释道:“下下一场军事革命,基于逻辑电路的发展。现在的指挥系统,以及作战兵器,依赖数量的技术兵种进行操作运行。而下下一场军事革命,扛着一支步枪,懂射击,知道听从简单军事命令的士兵,大概会被淘汰。下下一场军事革命的士兵,将是大量设备的操作者。基于下一场军事革命提供的各种运输装备是下下一场军事革命中新装备的载体。新设备将提供现在指挥与操作系统100万倍,1000万倍,甚至数亿倍的计算能力。除了计算能力,战争将超越视力能够达到的距离,在数十、数百、上千公里的距离内展开。而且还有全球范围内的监控设备,提供全球范围内的监控。”

  胡秀山听的如醉如痴,他感觉自己能够理解何锐在描述什么,但是具体内容却又含糊不清。等何锐短暂的描述完毕,胡秀山问道:“主席,有没有什么量化的对照物,让我能想象一下?”

  “下下一场战争,一艘战舰能够投放的火力,将等于下一场战争一支舰队火力投放的总和。而陆军作战上,一个军能够对对以自己部队为核心的1000公里范围内进行精准打击。一门155自行火炮可以对50公里内一门敌人火炮进行准确射击,并且首发命中。”

  胡秀山依旧没办法想象出下下一场军事革命后的战争会是什么样。但胡秀山已经能够想象那样战争的强度。指挥力、火力、精确度,完全超越现在军人的想象力极限。

  站起身,胡秀山感激的对何锐说道:“主席,我明白了。那么我没问题了。”

  看着胡秀山的背影,何锐只希望自己的描述能够帮助到胡秀山。不过在完全没有任何原型设备的基础上,胡秀山能否真正理解,何锐也不敢妄加猜测。

  而且何锐此时最希望的是日本革命能够成功。早在1913年,何锐做的未来规划中,推动日本革命成功,建立中日联合海军力量,就成为打赢下一场全球解放战争的诸多最优选项中的一个。

  如果中国只是想称霸太平洋与印度洋,日本都不是中国必须联合的对象。但中国即便称霸了太平洋与印度洋,又能如何呢?

  美国的强大,是因为罗斯福等美国优秀的战略家们构建出世界新秩序,并且通过数十年的努力,建成了美国主导的全球新秩序。

  而中国要建立的新秩序,必然是一个全球新秩序,也只能是一个全球新秩序。而中国文明在数千年中积累起来的高度,在结合了工业化的共产主义基础理论后,无疑是现在地球上最适合全球秩序的文明。

  如果是一个全球秩序,东亚以及中国传统的势力范围就必须是核心地区。也就是说,日本、缅甸、越南,要被视为半个中国本土。

  都21世纪了,波多黎各隶属于美国,波多黎各的居民也都属于美国公民。但是波多黎各的公民并没有直接参与美国总统选举的权利,只能选举无表决权的美国众议院的专员。

  虽然21世纪美国的强大并不受波多黎各的影响,但是美国的文明水平竟然如此对待波多黎各,也可以作为美国在于中国的文明竞争中最终失败的佐证。

  何锐并不敌视日本人民,也不至于真的喜欢日本人民。引用欧洲的一句话,‘放着身边的邻居不去爱,而去爱远方未曾谋面的鞑靼人’,何锐从没有这样的情节或者情怀。

  中国要主导世界秩序,首先要构建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良好关系。既然日本列岛没办法从中国旁边搬走,中国就必须让日本有光明的未来。这是由地缘政治所决定,与何锐本人的想法无关。

  所以,日本光明未来的第一步就是完成革命。何锐本时空,麦克阿瑟统治日本的时候,只是完成了日本一定程度上的土改,就让日本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麦克阿瑟太上皇。何锐不认为自己努力培养的石原与平丰盛等人发动的革命就无法得到日本人民的支持。

  现在,何锐花了12年时间完成了中国革命的第一阶段,也为日本革命完成了外部条件。石原与平丰盛能否在日本国内成功发动与完成革命,何锐只能期待与祝福了。

  2月22日,中国政府正式公布了大裁军计划。第二天,2月23日,法国政府对于中国政府的大裁军计划表达了赞赏,《费加罗报用头版头条介绍了此事,并且在新闻评论中写到,‘中国政府的裁军计划无疑有利于世界和平。虽然156万常备军的绝对数字的确会令欧洲国家感到恐惧,但是考虑到中国近12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来说,维持156万常备军就不那么骇人听闻。

  再考虑到中国周边国家,苏联红军数量在200万左右,日本陆军数量保持在29万,加上数十万虎视眈眈的英印军,156万常备军是一个合理的数字。

  但是我报会继续关注中国裁军情况。期待中国政府能够如他们所说的那样,按照他们制定的时间表,将现在540玩的军队裁剪到156万的合理规模……’

  英国报纸也很关注此事,但是英国报纸难免阴阳怪气,表示中国军队的大部分兵力应该放在东北与西北,以应对苏联的压力。

  2月24日,苏联驻华大使莫洛托夫在约定时间走进何锐的会客室。里面的门一开,何锐走了出来。莫洛托夫上前与何锐握手,随即说道:“何主席,在共青团报上发表的文章,是共产国际季米特洛夫的个人看法,并不代表苏共中央的态度。”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