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文明破晓> 第347章 北方之春(十七)(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347章 北方之春(十七)(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段祺瑞的管家介绍道:“这位是英国驻天津领事馆的……这是在各国在华总商会的代表……这是法国在天津商会代表……”

  原来各国在天津的外交以及商会代表们得知了消息,虽然他们都没受到邀请,却主动前来贺寿。

  口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虽然段祺瑞的能力与新政府相比不好评价,不过在老北洋中的个人操守尚可,他发邀请函的时候已经说明,个人空手而来,却不会让大家在寿宴上空手见张锡銮。客人们到了这里,这里已经准备好了纸笔,大家写个贺寿的条幅。从礼数来说毫无问题

  对那种书法拿不出手的,这边也准备好了数种已经写好的贺寿条幅,这些人选一副,签上自己的名字就可。也很体面。

  便是这帮外国人,也同样的对待。他们送上了贺卡,以及书信,向张锡銮表达了庆贺后,便下去了。

  第二波上来三十几个,都是三十来岁,四十出头。那些年过四十五岁的旧北洋中人即便不怎么明白事理,也知道以自己的年纪没什么好折腾,倒也不再挣扎。众人向张锡銮祝寿后,张锡銮笑道:“呵呵,诸位老弟,没想到我过个生日,竟然有这么多洋人前来。这全靠国家昌盛。”

  众人听到这话,纷纷赔笑,却不敢乱说话。众人里头总是有比较洒脱的,便说道:“张公,新政府一扫国耻,华夏再不受外国欺凌。我等虽然愚钝,也是见识过之前的局面。国家若是不强,举国上下皆受欺凌。我等愿意为国效力,却也不敢想图个官职。只是想请张公给指条明路。”

  张锡銮听到这里,神色认真起来,“诸位老弟的心思,愚兄也能猜得一二。我想起了旧事,何老弟从段老弟这边接了差事,到东北是……1915年。明天就是1924年,转眼间就要过去9年了。”

  众人都觉得何锐这些年蹿升的速度令人惊叹,听张锡銮这么讲,有人便奉承道:“何主席天纵之才,区区9年便有今日局面。我等着实不如。”

  不过更多人却没说话,只是心中感叹而已。张锡銮摇摇头,转头问段祺瑞,“段老弟,何老弟明年34岁。从他考入山东军事小学堂,却是几岁?”

  北洋军校制度历经改动,其中变化很大。整体来说,遵从了陆军小学堂,陆军中学堂,之后办起了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陆军大学。

  至于何锐,当年是陆军小学堂毕业后去陆军中学堂就读。因为学业优秀,在陆军中学堂就读期间就被选拔前去日本留学,就读日本士官学校。从1907年到1915年,在日本留学8年。反过来推算,何锐光是在各个军校读书的时间就得有14年。

  原文来自于塔&读.。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段祺瑞答道:“何老弟入陆军小学堂就读之时,最多11岁。”

  张锡銮转向在座众人,“诸位老弟,何老弟在家乡定然读过私塾。从蒙学开始到他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最少读了20年书。加上过去9年,何老弟走到今日,花费了整整30年。”

  30年。听到这个数字,一众急切想找到门路的众人暂时说不出话来。他们的年龄与何锐不相上下,也都读过写书,上过些学。30年时间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人生中的绝大多数时间。即便是读20年书,也超过他们人生中的一半。众人虽然心中各有感触,却不知道张锡銮到底想说什么。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