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当数量都是刚成年的半大孩子,还有很多四十岁以上的半老头子。二三十岁的有战斗经验的都在八旗里当旗丁。剩下的壮丁都在八旗里从事生产。
阿敏手里能凑出来的有点战斗经验的,而且年龄在二三十岁的,只有这五万多人。其他人则变成两个五万人左右的大方阵,跟在后面。
清军摆了一个前中后,三段的纵深阵列。第一阵都是壮年有战场经验的。第二阵都是年龄偏大的,还有些伤残后仍然能上阵的老兵。第三阵则完全是老弱。辎重也放在这里。
阿敏眯着眼睛,看着前方一群一群走来的东
海窝集。心里哀叹。这些人真是好兵。如果能收归八旗,八旗就如虎添翼了。
双方都把盾牌摆在前一排。这些盾牌绝大多数都是临时砍伐树木制作的。木头没有上漆,露着白茬。
这里非常潮湿,又冷,弓弦都松弛了。
双方仍然在一边接近,一边射箭。接战的双方十万之众,几乎每个人都有弓箭。一时间,箭如飞蝗一般。相互飞去。
不断有人中箭倒地。后面的人把他拖走,然后自动补位。
此时,就显出东海窝集的优势了。他们的弓弦被杨凡换成了钢丝绳。弓这个东西,有弹性的是弓臂,弓弦不能有弹性。但是,用动物皮绳、肌腱、筋等材料做的弓弦。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就会松软和产生弹性。极大的降低了弓箭的威力。
阿敏等人在中军指挥。眼看着前的对射中,清军的弓箭松软无力,而东海人的弓箭几乎没怎么受影响,箭带着尖啸声飞来。
密集的弓箭,把盾牌都射穿了。前面的弓手倒下一大片。
虽然弓臂是用牛角片和鱼漂胶粘接的,潮湿的情况也会导致弓臂松软。但是,弓臂的外面是上漆的。做了防水防潮处理。只要不破裂,就不会有大的影响。
双方的后队都在向天空抛射,没办法,人太多了。只能抛射。直射会射倒自己人。
几乎转眼之间,前面的人就交战了。
这块平原上,宽度有限,都没有太多的腾挪空间。双方就是排成横队,一层层的向前压过去。就像压路机一样。
第一排双方激烈的白刃格斗,惨叫声,兵器格挡的金属声,响成一片。东海人得到了杨凡的武装,他们穿着蒙古人的扎甲、皮甲。拿着蒙古弯刀,背着蒙古大弓。看着和蒙古人一样。
这些清军都上过战场,有格斗经验。一时间,双方打成了绞肉机。第一排拼命的互相砍杀。这个时候,唯一生存的机会就是拼命先前格斗,只有这样才能幸存。
真如戚继光所说,敌人乱刀砍杀过来。我们就乱刀砍杀回去。敌人的长枪捅刺过来,我们的长枪就捅刺回去。
人被限制在军阵之中,根本没法动弹。左右是袍泽,前面是敌人。后面是督战队。步兵阵列的每一列都负责监视前面一列,防止有人趁乱逃走。
转眼之间,前面三排就伤亡殆尽,中间的地上血流成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