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吴三桂(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一十八章 吴三桂(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新笔趣阁81中文网ddxsku
  

  张华又令弓弩造箭院生产神臂弓三千张、床弩一百张。

  蒲元收到命令,要打造三万把钢刀,于是与一群铁匠昼夜不停,轮流锻造钢刀。

  冯异、邓艾、梁红玉、赵破奴等武将则忙着练兵,提升兵种的等级。

  张华又令人建造飞熊营,同时下令捕捉巨熊,为程咬金和牛进达组建熊渠军。

  张华从山蛮之中,挑选精锐,为王平补充无当飞军。

  又从匈奴人之中,挑选精锐,为邓艾、耿恭补充长水胡骑。

  张华重新调整兵力,设禁军四营。

  第一巾帼营由花木兰统领,副将孙尚香、梁红玉,下辖500剑婢、1000铁鹰斥候、2000神臂弓兵、3000弓箭手。

  第二宿卫营由许褚统领,副将马武、周泰,下辖500虎士、1500重甲步兵、1000重甲骑兵。

  第三武卫营由程咬金统领,副将牛进达,下辖500熊渠军、1000重甲骑兵。

  第四长水营由邓艾统领,下辖1000长水胡骑、3000轻骑兵。

  禁军四营,合计15000兵马。

  其中宿卫、武卫二营,为重甲军团,负责正面破阵。

  巾帼营为远程军团,负责营地防守。

  长水营为轻骑军团,负责千里突袭。

  禁军四营多数是精锐兵种,且占了夏县快三分之一的兵力,被张华牢牢控制在手中。

  夏镇还有20000兵马,分别由李绩、冯异、赵破奴、范仲淹统领,各领5000兵马,基本上是低阶兵种,通过数量来弥补质量。

  禁军四营、内军四营,一共三万人,构成主力。

  各地方还有驻兵1.7万人:

  种师道、种师中、王平,领兵4000驻守函谷关,主力是种家军和无当飞军。

  陈午、桓诞领兵3000驻守乞活军坞堡,主力是乞活军。

  廖化、赵广带兵3000驻守孟津县。

  耿恭带兵4000驻守虎牢关。

  王凤带兵3000驻守石镇,但因为王凤被张华派去陈胜的农民起义军中担任细作,因此蒋钦接替王凤镇守石镇。

  禁军四营、内军四营、外军五营,合计5.2万人,日夜操练,为征战做好准备。

  内政方面,张华设立水利司,郭守敬主持洛阳盆地的水利工程建设,修建水渠、河堤,既是灌溉,也是防洪。

  韩非执掌司法,确保法不阿贵,范仲淹执掌吏治,确保吏治清明。

  魏征治理瓦岗、虎牢二县,顾雍治理新安、孟津二县,陈乔治理洛水县,杜牧治理伊水县,各有分工。

  徐霞客在附近又陆续发现了三级银矿、二级金矿等矿产资源。

  仅仅是徐霞客发现的三级以上的矿山,就有五座。

  张华领地有各种矿场二十座,矿工数千人。

  目前为止,张华并不缺少金银铜铁等矿产。

  利用挖掘出来的铜矿、银矿、金矿,张华不仅铸造华夏通元,还铸造银元宝、金元宝,构成自己的货币体系。

  张华甚至考虑过发放宝钞,也就是纸币。

  但在乱世,纸币太不稳定,而且无法在各个势力流通,风险太大。

  张华为了避免自己把领地的经济搞崩溃,还是放弃发放宝钞,继续使用金、银、铜等天然货币。

  外交上,张华推行远交近攻之策,派出使节,交好黄河以北的孙策势力,以及关东的明朝崇祯皇帝朱由检。

  如果说有人比张华更加忌惮努尔哈赤,那一定是遭到努尔哈赤攻打的朱由检。

  朱由检的目标是重新建立大明,在几个明朝武将的帮助下,挡住努尔哈赤的兵锋。

  与努尔哈赤势力关系不好的张华选择与朱由检势力交好,让朱由检牵制努尔哈赤,然后自己可以腾出手来,进军关中。

  这就是远交近攻的作用,尽可能减少敌人的数量,集中兵力攻击一个敌人或者两个敌人。

  张华下一个目标是袁术势力,因此在积极为出兵做准备。

  其他方向若是有变故发生,张华也可以出兵其他方向。

  除了交好孙策、朱由检以外,张华还采取其他手段,吸引各地流民进入洛阳盆地。

  张华派出的商人和细作在其他势力传播消息——在洛阳盆地有世外桃源夏镇,粮草充足,远离战火,流民可分得田地。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