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正如小刘说的,基因技术从理论到技术应用需要的过程是比较长的,投入的资源也是比较多的,而如果想要构筑所谓的基因防线,难度更是不可想象。”
“我预测,在五年之内,我们无法做到你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与其在现在这个时期去追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如先见招拆招,通过其他手段来进行反制,同时不断寻找适当的时机,在最关键的时间上,再去启动这个项目。”
老人的话说的很明白,现在敌人在基因方面的攻势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这就如同是一道不断有硕鼠在钻洞的水坝,我们既可以选择去清理硕鼠、修补漏洞,也可以选择直接把这道水坝换成铁的。
可相对于前两者来说,后者的难度大、耗时长,如果启动,就很能腾出手来做别的事情,所以在情况还没有到达临界点的时候,他的建议是不要急着更换水坝,而是优化补洞的策略,尽可能把这道旧水坝的工作时间延长一些。
这是最经济、也最稳妥的策略。
听完他的解释,中山装男人微微点头,随后,他继续问道:
“重建感知技术呢?这一块没有人讨论吗?在你们的判断里,它的优先级那么低?”
“相比起其他理论研究,这项技术的优先级不低,但是相对我们现在对比的其他两项技术,它确实没有那么重要。”
“这是一项潜力无限,但短期内局限性也极强的技术,在前两项技术达成应用之前,我不建议在这项技术上投入太多的资源----维护一定程度的稳定运转就好。”
白发老人斩钉截铁地说道。
“明白了。”
中山装男人合上了手里的本子,端起一旁的茶喝了一口,随即长长舒了一口气,语气轻松地开口说道:
“技术上的话题讨论的也差不多了,说点题外话吧。”
“今天紧急把你们叫过来,目的就是看这份材料,但是我不止想听到你们对这份材料的论点的意见,还想要听一听,你们对材料本身的意见。”
听到男人的话,房间里的几人都是一愣。
“什么叫做对材料本身的意见?”
“就是从这份材料撰写的论据、逻辑的角度,对这份材料的撰写人,给我一个相对客观的评价----坦白说,这个评价将会影响到之后我们对此人的任用。”
男人的话说完,会议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没有人干贸然开口,因为“影响任用”这个关键信息,实在是太重要了。
他们心里都清楚,能把这份材料递交到这个男人面前的,肯定不会是小角色,甚至这个人有可能已经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即将面临着重要考核。
而这个时候,自己一句话所决定的,很可能是一个人下半辈子的前途。
看到众人的表情,男人笑了笑,没有开口催促。
他需要的是来自不知情者的最客观的评价,这个评价将会告诉他,叶舟、或者说燧人,到底已经成长到了什么程度。
两分钟后,终于有一个相对年轻的学者举了手。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