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大哥还烧着火,怕她摔倒,赶紧过来尝了,道:“心宝乖,大哥不吃了,心宝自己吃。”
唐四哥也尝了,然后他品了品,就开始寻思。
半天他问:“大哥,那一片刺梨多吗?”
“挺多的,”唐大哥道:“得有……二十八九棵的样子,果挂的也稠。”
唐四哥道:“你说,我们多摘一些,熬了糖去卖怎么样?我见过庙会上卖糖稀的,拿两根小签儿一搅就是三文钱,贵的很!就咱熬的这一点……有十斤果没?倒出来就得有一碗,起码能卖个几十上百文钱了。”
唐大哥眉头一凝,手上的动作都停了。
隔了一下才又开始搅:“还真行!那地儿不好找,咱们摘的时候避着点人,别叫人知道地方……估计还真能卖几天。”
唐四哥整个人都兴奋了:“大哥,那不如这样,我们先把这些熬了,然后就拉去街上卖卖试试,要是行,咱就趁黑多摘一些,糖稀这东西,放十天半月都坏不了,只要摘回家,那就是咱们的了,怕什么别人抢?”
唐大哥点了点头:“我看行,我们去的时候,要是能卖得了,就再买些家伙什儿,大锅什么的,下回熬着也方便。”
二哥哥补充:“这熬糖的时候,也得注意点儿,别叫人看着了,这种事情,本来就不是什么人都会的。”
一边说着,糖也熬的着不多了,二哥哥用两根小细棍子试了试,果然能搅起来了,他兴奋道:“行了!”
熬出来,确实只有一碗,浅浅的金黄色,拿两根小细棍儿一挑,然后互相缠呀缠,越缠越稠,越缠越亮,浓浓的刺梨香,一咬,又劲道又香甜,好吃极了。
几个人都十分兴奋。
正忙着呢,小五哥和小六哥也回来了,一进门就嚷嚷:“好香!什么这么香!又甜又香!”
“嘘!”唐四哥嘘了他们一声,示意他们进灶房,奶团子双手捧着碗儿叫他们看。
双胞胎一看就道:“这是什么?是糖吗?”
“是糖,”唐四哥给了他们小棍儿,一边简单说了两句,又道:“吃完了,去叫三哥回来。”
“我去吧,”唐大哥整理了一下衣裳,“顺便跟爹说一声。”
唐四哥有点不乐意:“爹肯定又要说这说那,不让去。”
唐大哥欲言又止,安抚的拍了拍弟弟的肩,就走了。
他不一会儿就回来了,带着憨憨三哥,朝弟弟点了点头。
唐四哥很高兴,眼都亮了。
兄弟几个齐下手,很快就把两筐刺梨洗了出来,三哥力气大,他下手搅,动作堪比搅肉机,两手一搓,汁汁就直往下淌,两筐刺梨不一会儿就绞完了汁,满满的一大锅。
几个人午饭都没心思吃,一个个兴奋极了。
熬出糖来,才商量着谁去。
一听说能坐新驴车,大家都想去。
唐四哥年纪虽然不大,斗大的字儿不识一筐,却很会算帐,他是一定要去的,唐大哥不放心,也是一定要去的,二哥哥想去买个篆书什么的,也要去,奶团子缩在下头,仰着小脸,眼儿乌亮,满是期待,显然也挺想去的。
于是唐大哥一锤定音:“这趟我和二郎四郎心宝去,三郎上趟山,再摘一些果子,等我回来跟你上去背,小五小六在家看家,削些小棍子,下次带你们去。”他安抚的摸了摸弟弟的头:“乖。”
看着小屁孩儿失落的神情,奶团子心虚的别开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