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无论魏晋> 无心插柳(1/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无心插柳(1/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81中文网
  仲夏, 长江还在梅期,阴雨绵延。

  好不容易放晴, 农人们都忙着将生霉的衣物被褥拿出来晒晒,免得生病。

  还有些人,便趁着雨后,去林中采些菌子,补贴家用。

  南阳郡,位于荆州之北,洛阳之南,自古便是繁华之地, 古楚国在此定都了近四百年, 直到后来秦国名将白起以水淹楚都, 将都城十万淹没的同时,也冲出一条水渠, 让南阳盆地有了堪比都江堰、郑国渠的知名水利——白起渠。

  此地人口鼎盛时,甚至有两百四十万,水利发达, 素来是洛阳最重要的粮食来源。

  宛城是南阳郡的郡治。

  相比于荆州其它地方, 南阳盆地的局面最近有些紧张。

  宛城是一位叫荀崧的官吏治下, 他来自天下闻名的颍川荀氏,担任平南将军, 驻守宛城还是因为当年太子司马邺被绑到了这里,他的族兄,司马邺的舅舅也是颍川荀氏出生, 于是荀崧便临时被安排了平南将军这一职位,一直驻守宛城到如今。

  这期间也算他运气好,前期, 荆州的两杜在对掐,后来,两杜和陶侃对掐,再后来,肖妃来到荆州,靠着自己知晓的历史知识合纵边横,基本平稳了荆州局势,结果就是杜曾陶侃都投奔了北方,安心为南攻做准备,占据宛城荀崧苟的很出色,大家都没理他。

  直到南方投降,荀崧见大势已去,也很识实务地向女帝投降,在徐策带兵来时献上户籍和军队,并没有做什么抵抗。

  而且,北方来的官吏并没有直接解他的职,而是让他在一旁协助管理政事。

  毕竟他在此地数年,还算熟悉,也没穷兵黩武,反而将治下的南阳之地打理得还算安宁。

  ……

  一名身着戎装、十二三岁的少女提着□□,跟在徐策身后。

  徐策走在林间,正检查一处菌棚。

  这菌棚是他派人教导南阳这里的农人建立的,也不需要什么专业指导,只需要在背光的山崖下,将木头像草棚一样搭起来,再将菌丝种进木头缝隙里,等到雨后,便能得来许多菌子。

  将这些菌子晒干,便用这个在商队里换些盐铁。

  虽然不多,但总是个补益。

  当然,还有推广曲辕犁这些个农事专业,还有让农人种些葡萄,等到夏天,会有酒坊来收葡萄。

  葡萄酿酒不耗费粮食,副产品又是血吸虫病的特效药,也是致富极好的补益,唯一要劝的是让他们不要私酿,因为自酿的葡萄酒会自然产生甲醇,没经过除去的工艺,喝多了容易出事。

  北方现行的政策就是大城市发展商来,农村则尽力挖掘新的生产资料,毕竟,如果只用粮食生产的那点收益,温饱都是很难的。

  同时,还要宣传养猪,晋时养猪的农户很少,不是不会,而是猪崽太贵了,一般贫户根本买不起,更何况养呢?

  而这个问题,在的北方养殖专业的玩家干涉下,正在被很快解决——这十年来,他们已经培育出了一胎能下二十多个崽的老母猪,让种猪的价格低到贫户只要咬咬牙,就能买一头的地步。

  南阳这个郡虽然是新收的,但徐策还是调了一些牲口幼崽,在去年时以一种较低的价格在这里出售。

  而这些政策,在今年都表现的不错,去年敢大力跟进、养猪种葡萄的贫农们,今年都获得了相当不菲的收益,虽然在徐策看来,这点收益仅仅是让他们能盖加一间茅草屋子,但那些没有搭上第一波的农人们,都眼红得快要滴出血了。

  “所以,这些农户们有了钱,你的东西才能卖出去,这样,大家都能过得更好?”身穿戎装的女孩儿跟在他身边,偏着头问。

  “不错,”徐策叮嘱了种菌的农户注意着些,不要混进不认识的菌菇,便带着少女走出这阴暗幽闭的山林,“如果只是贩卖那些口脂镜子,世家便会更狠地压榨佃户,让人生活的更难,这不是陛下想要的。”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