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大魏读书人> 第一百六十章:严磊下作,前无古人,陈正儒勃然大怒!(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一百六十章:严磊下作,前无古人,陈正儒勃然大怒!(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南派三叔ddxsku81中文网雅文小说新笔趣阁
  

  “可明日他说六部尚书贪赃枉法,百姓们就会认为六部尚书的确贪赃枉法。”

  “如若有一天,他在文报当中,污蔑大魏文宫,我等就算是满身是嘴也解释不清。”

  “所以,我等绝对不可坐以待毙,必须要在最快速度,打造出一份大魏文圣报。”

  严磊说出自己的主意。

  这般开口道。

  此话一说,众儒纷纷皱眉好奇了。

  而陈正儒与王新志更是满腔怒火。

  因为事情如他们猜想的一般。

  “这恐怕有些不太好吧?此物乃是许清宵一手创办而出,如若我大魏文宫也打造一样的东西。”

  “这岂不是成为了天下人的笑话?”

  陈正儒开口,他倒不是站在许清宵的角度,而是站在大魏文宫的角度。

  堂堂大魏文宫若是做这等下贱之事,岂不是丢人现眼。

  果然,此话一说,大魏文宫有不少大儒纷纷开口了。

  “大魏文报是许清宵做出来的?那的确不能这样做。”

  “又是许清宵?”

  “原来是许清宵啊。”

  “这许守仁当真是聪明才智啊,居然能想到此物!”

  “陈儒说的对,若是大魏文宫直接模仿,实实在在有些不像话。”

  不少大儒开口,他们认为有些不妥,毕竟从来都只有别人抄他们的,哪里有他们抄别人的啊?

  就算说是许清宵模仿大魏文宫的昭文告示,那又如何?

  如果大魏文宫抄回去了,丢人现眼,一点格局都没有。

  听到不少大儒抗议,蓬儒的声音响起了。

  “肃静!”

  随着这声音响起,众大儒纷纷沉默,也没有说话了,等待着蓬儒或者严磊开口。

  见众大儒沉默,严磊继续开口道。

  “诸位可能是不知道这大魏文报到底有可怕,我通过各方密报得知,就这一张大魏文报,今日卖出一百万张。”

  “而且还是因为备货不足,以致于影响销售,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一天之内卖出两百万份。”

  “你们知道两百万份是何等概念吗?”

  “一份文报,可供十人观看,而这数百人又可以传至十倍之余。”

  “也就是说,一份文报,可以让一百人看到,了解当中情况。”

  “若真卖出两百万份,这就是两万万百姓,京都百姓都会知道这上面的内容,哪怕不识字者,听他人口述,也能懂得一二。”

  “试问一下,如若许清宵在文报当中,写下某某大儒,品行不端,其结果诸位好好想想。”

  严磊直接放大招了,他各种搜查,各种买消息,拿出这个震撼所有大儒的数据。

  这一刻,别说其他大儒了,就连陈正儒和王新志两人也实实在在震惊了。

  一百万份销售?

  这宣传能力,也未免太恐怖了吧?

  “严儒,你这是不是说的有些夸张啊?”

  “是啊,一百万份?即便是我等著作之书,也没有卖出百万份之多啊。”

  “我不太相信,严儒,你是否被人蛊惑了?”

  众人的反应很直接,第一反应就是不相信。

  是完完全全不相信。

  一天卖一百万份?

  他们成为大儒,著书的作品,也没有卖出百万份啊,除了个别几个大儒之外,大部分的大儒真卖不出去百万份。

  不是钱不钱的问题,大魏文宫什么时候缺过钱?朝廷国库有那么多钱,你看过大魏文宫去争吗?

  要知道,天下书院所有的学费,有三成是要上交给大魏文宫的。

  百姓们哪怕自己少吃点,少穿一点,也要供后代上学,再加上有无数财主愿意孝敬银两给他们大魏文宫。

  所以从古至今,大魏文宫都不缺银子。

  这就是大魏文宫的底蕴,极其可怕的底蕴,也是他们为何长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因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严某虽自废儒位,但还有大儒之骨,怎可能欺骗诸位?”

  “如若诸位不信,待会离开,可以自行去问,今日这文报,供应不求也就算了,有些权贵更是花费十两甚至是上百两银子购买。”

  “诸位可以认真想想,我等著书,里面蕴含了多少道理?寻常人看得懂吗?百姓们看得懂吗?哪怕是一些读书人也看不懂。”

  “所以卖不出去百万份很正常,但许清宵这文报不同,这里面写的东西,都十分精简,没有细谈,但却能让百姓们大概知道发生了何事。”

  “阅读起来十分简单,没有任何文笔可言,对百姓极其友好,能卖出如此之多,也很正常!”

  严磊认真解释一番,一看就是下足了功夫,否则的话,不可能瞬间知道这么多优势。

  一时之间,众大儒沉默了,不知道这份文报能卖出如此多份之前,他们并不在乎。

  只是觉得这东西有点意思,可知晓卖了这么多份后,众大儒心里能不热乎?

  还是那句话,钱不钱无所谓,他们不缺银子,他们要的是名气,要的是无穷无尽之名。

  对他们来说,一万万两银子,都比不过一首千古名诗要好。

  看着众人不说话了,严磊继续开口道。

  “诸位,蓬儒请诸位前来此地,就是为了商谈此事。”

  “大魏文宫,要不要搞出属于自己的文报,不过许清宵模仿我等昭文告示,无耻卑鄙,但我等不能如此无耻。”

  “诸位且看,这是严某准备的大魏文圣报。”

  严磊说到这里的时候,拿出了自己做好的大魏文圣报。

  能在短短几个时辰内就做好,足以证明一件事情,他是铁了心要做这件事情,通知诸位,无非只是通知罢了。

  而严磊拿着自己的文报,给予众大儒一人一份。

  文报的尺寸大小都一样,正反面皆然写满了东西。

  不过与之不同的是格式不一样。

  许清宵是左右上下,而严磊是上下之分,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

  【大魏国事】-【文宫儒谈】

  两个板块。

  大儒们每人一份,而后稍稍看了一眼。

  很快,严磊继续开口道。

  “诸位,这大魏文圣报,我是如此打算的。”

  “国事第一,儒谈第二。”

  “国事之上,绝不可能像许清宵这般,拿着六部尚书当做噱头,搞一些邪门歪道,而是堂堂正正写大魏之国事。”

  “绝不会带有任何偏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儒者风范。”

  “而这文宫儒谈,其意很简单,由诸位大儒,轮番写一些自己的感悟,无论是经验之道还是感悟之道。”

  “无论是那种,都可以写上去,不仅仅让天下文人看,还要让天下百姓去看,让他们教育自己儿女,从而懂得儒道之根本。”

  “如此一来,此报可谓是利国利民,为苍生造福啊。”

  严磊一番话,说的自己差点都信了。

  可就是一番这样的话,让所有大儒几乎都心动了。

  他们身为大儒,的确在外面高高在上,可那是在外面啊,正儿八经要说,其实有几个百姓认识他们?

  读书人认识他们,那是因为都是儒道之人。

  可百姓们不认识他们啊。

  有时候他们想要阐述一些道理给百姓听,但问题是百姓们不听啊。

  不对,不是不听,而是听不懂啊。

  而新晋的读书人,大多数都是读圣人书,只有差不多成年之后,才会自己选择看一些大儒之言。

  可现在严磊这一番话,话里话外的意思是什么?

  自己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言论,让天下百姓看到,让一些懵懂无知的孩童们知道,在他们幼小的时候,给他们种下一棵树苗。

  那么这个孩童未来就极其有可能是自己的门生或者是门徒了。

  一瞬间,众大儒不可能不激动啊。

  写一本书,又长又复杂,没人看合情合理!

  可写一篇感悟,字少精炼,百姓们就算看不懂,买给自己孩子看不过分吧?

  大不了请个读书人帮忙解释一下,这样一来,对他们也有极大的好处啊。

  好!

  好!

  好!

  此法可行,完全可行啊。

  众大儒们逐渐明白这份文报的意义了,他们很激动,一时之间各自窃窃私语,都显得十分满意。

  而看到这一幕,严磊也不由满意地抚了抚自己的胡子。

  只是这一刻,王新志忍不住开口了。

  “说来说去,还不是抄他人的东西?”

  “你这大魏文圣报,取名都一样,无非是加了一个圣字,也未免过于下作了吧?”

  王新志有点恼怒了。

  他知道这东西是好东西,可问题是,严磊一番话说完之后,明明是抄别人的东西,却非要把自己塑造成圣人一般。

  最绝了的是,你塑造自己也就算了,话里话外都是在嘲讽许清宵。

  什么歪门邪道,什么不学无术?

  人家写国事,经过了六部的允许,而且都是陛下允许公开的事情,到你嘴巴里就是歪门邪道。

  你写国事,就是堂堂正正,公正无私?屁股再歪,也不至于歪到这个程度吧?

  这一刻,王新志莫名觉得有点恶心,是真正的恶心。

  可此话一说,严磊却不禁冷笑一声道。

  “怎么下作?”

  “他许清宵抄我等的昭文告示在先,我等还没有找他麻烦。”

  “其次,我等乃是圣人正统,也是在大魏王朝,前面加个大魏代表对陛下敬重,文圣代表着是朱圣,报代表是此物的名称。”

  “哪里有不妥之处?反倒是这个许清宵,大魏文报?他有什么资格用文这个字来形容?”

  “区区一个大儒而已,王儒,老夫知晓,你乃是礼部尚书,而且与许清宵最近走的极近。”

  “你偏袒许清宵,老夫不生气,可老夫还是要提醒提醒你,你毕竟是我大魏文宫的人,不是他许清宵的手下!”

  严磊一番话,阴阳怪气,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说,你王新志是大魏文宫的大儒,不是他许清宵的手下。

  “严磊!你此话何意?”

  这一刻,王新志耐不住了,直接站起身来,指着严磊大声吼道。

  一旁的陈正儒眉头紧皱,他也觉得有些恶心,甚至有一小部分的大儒,的的确确感觉有些欠妥。

  你抄就抄了。

  就算退一步来说,你没有抄,可最起码你也不能取大魏文圣报啊?

  这不是纯粹恶心许清宵吗?

  说手段下作,还真有点下作。

  “肃静!”

  蓬儒的声音响起,他再一次的制止。

  “让严磊继续说。”

  蓬儒开口,让严磊继续说下去,摆明了就是偏袒。

  “王大人先不要生气。”

  “其实老夫并不是说一定要搞这个大魏文圣报。”

  “老夫已经写好奏折,打算明日让人带给圣上。”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