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里确实在演《大西洋底来的人》,一艘像糖葫芦串一样的潜艇,一个游泳姿势像蛇一样的男主角,洪涛还记得这个主角叫什么,麦克.哈里森。
这是中国正式播放的第一部美国电视连续剧,从这部连续剧开始,电视上的节目也就丰富了起来,不再是一味的社会主义阵营电影节目,而是百花齐放起来。
洪涛关心的到不是电视节目会如何多种多样,这些东西对他影响很小,即使没看过或者记不清的,顶多也就是看两眼过过瘾。他关心的是小姨那个裁缝店的手续办理得怎么样了,因为这部美国电视剧带来的不光是那个离奇的剧情和在当时还算比较先进的拍摄手段,它对中国最大的影响就是造就了中国最早一批流行服饰。
从这部电影之后,大街上再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中山装和肥肥大大的军裤了,而是出现了几种让人耳目一新的服装,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种裤子和一种饰品,裤子的名字叫喇叭腿,饰品的名字叫蛤蟆镜!
生活在80年代中国城市里的人,都应该对这两种服饰很熟悉,在80年代早期,满大街都是穿着屁股紧绷、大腿巨瘦、裤腿宽大的喇叭裤的年轻人。刚开始的时候,这些裤子还是用绿色、蓝色的的确良面料裁剪的,没过多久,就已经演化成用色彩更丰富的花格子布来制作了,而且上身还得配上一件花衬衣,至少上面3颗扣子都不扣。如果脸上再能戴上一副蛤蟆镜,手里再能提上一台三洋双喇叭收录机,那你就所有年轻人眼中的大款、潮人、偶像,所有30岁以上人眼中的小**!
蛤蟆镜洪涛没地方弄去,那玩意都是从香港走私进来的,想要搞那个买卖,得坐2天多的火车南下广州去进货,然后冒着人被抓、货物被没收的危险,再自己背回BJ来卖。
喇叭裤洪涛已经做好了现成的纸样,连同他从记忆中找出来的巴拿马西裤、萝卜裤、健美裤、蝙蝠衫都做好了纸样和版型,随时随地都能做出来。
“看来小姨没时间去慢慢熟悉了,说不定刚开业就得赶上一个大潮流。”洪涛想到小姨开业之后日进斗金的情景,心里也激动了起来,他的眼睛虽然虽然在看着电视,心里却在琢磨着明天该去催一催大姨夫了,看看小姨那个小店的手续到底办到何种程度,如果已经没问题的话,那现在就得抓紧找门面、装修、买设备和培训人手了。
“姥爷,您认识不认识童装厂的人?”洪涛的心思早就不再电视上了,姥爷对于这些外国片也兴趣不大。
“童装厂?你又要干嘛?”现在全家人除了姥姥之外,和洪涛说话的时候都不由自主的提着小心。
“还是为我小姨的事情,做服装总得有布料吧,从商场里买首先是价格高,其次是数量不足,我想找找关系,打听打听像他们大工厂是从哪儿进的货,价格怎么样。”洪涛也不用瞒着姥爷了,这件事儿在家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就连洪涛的父母也都知道了,他们虽然不太同意,但是只能是保留意见,说了也没人听。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