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三国之曹家逆子> 第204章 徐州的变化(2/2)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204章 徐州的变化(2/2)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81中文网雅文小说南派三叔
  

  那群人屁股下就没有干净的,只要官府和锦衣卫愿意,把柄是一抓一大把。

  官员集体辞职事件就这么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曹昂借此彻底掌控了徐州六郡,陈家父子却成了过街老鼠。

  那些被降级的官员提起他们父子无不恨的咬牙切齿,要不是二人跑得快,估计早就被徐州世家给生撕了。

  还有就是,这群官员超过九成都是出自徐州各大世家,股票事件之后,众世家又挨了一记闷棍,心里那个气啊!

  不过他们可没有陈登那种舍家抛业的勇气,只能打破牙齿往肚里咽。

  为了挽回损失,不得不重新考虑户部送来的规划书,搞搞工程赚点钱。

  与曹昂再顶下去,人家越活越滋润,自己那一大家子可要揭不开锅了。

  之后几天,户部门庭若市,侍郎祢衡又去彭城任太守,留下司马懿一个光杆司令忙的那叫一个脚不沾地。

  为了促成这次合作,也为了缓解与众世家的关系,所有外包工程先付七成定金。

  资金实在紧张,官府还可以免息借贷。

  连抵押都不用,你敢要我就敢借,大伙根在徐州,跑得了和尚还能跑得了庙吗?

  白纸黑字往面前一摆,大军往城中一站,谁敢欠钱不还?

  在户部与工部的精诚协作下,在各大世家的完美配合下,这个冬天变得格外热闹。

  无数工程同时开工,无数百姓走出家门去挣那两顿饭与一千多钱的工资。

  冬季地面冻结没关系,只要给钱管饭,大伙有的是力气。

  水泥凝固的快也没关系,马钧研究出了缓凝剂。

  徐州的变化很快传到了周边州郡,猫冬的百姓忍不住金钱诱惑,纷纷逃到徐州找工作。

  每月一千五呢,现在才十月份,到明年春耕还有四五个月,能赚六七千。

  这么多钱,明年就算不种地,一家人也能勉强活下来,再加上粮食的收入以及免税政策。

  我去,奔小康了。

  百姓都是如此,消息灵通的商人就别说了,各地客商纷纷涌入下邳,找人托关系想要包个工程干干,哪怕一条乡间小路也成啊。

  不过这次徐州世家出奇的团结,一点汤也不给这群外来户。

  看着人家赚钱,外地客商那叫一个眼热。

  其中就有江夏太守黄祖的那个远房亲戚,黄立黄仲文。

  黄胖子找上了卫宽。

  卫宽是农科院的院长,冬季没法种地,被司马懿拉去当了苦力,收到委托直接找上了他的上司。

  司马懿思虑良久,觉得有必要给外地客商做一个好榜样,便给了他一条县级公路,把黄胖子高兴的都快找不到东南西北了。

  比起司马懿,更悲催的是杨修。

  六部人手严重不足,每天都是找他要人的,他动用家族关系从弘农调来数百人依旧填补不了缺口。

  徐州大学也快开学了,除了书籍之外还缺教师,这个责任又落到了杨修头上。

  杨修被六部部堂逼的白头发都多了几根。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