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崇祯年间,大明朝廷才知道自己的天文历法学者全是一群废物,这对当时的天朝上邦心理是一种严重的打击。
原来不仅是外夷也习天文历法,且学习的比大明要好的多。
崇祯年间至康熙年间由南怀仁到汤若望帮助修订的历法,后来一直延续使用着。
好在大明的士大夫没有愚蠢到固步自封,也是在开始学习和交流。
除了仿造葡萄牙人的火炮和火枪,大明也在学习西夷阵列战法。
这些东西宁思道不知道,他选择的是农学相关的考试卷子,除了一定的文法基础运用的题目目外,大半的考试内容都是和农学有关。
朱载墐也在这一片偏殿,他默默观察着那些考试的生员们。
这些人一旦考中了就在诸司为官。
叫他们为吏是不行的,大明的吏和汉唐时相比地位过于低下了。大明太祖少时受过胥吏欺压,内心极不喜吏。
所以在大明,吏员身份低微下贱,基本上是杜绝了上进之路。
这和汉时情形完全不同。
汉时的县长太守有很多都是小吏升迁上来,从小吏做起,熟民情,知律法,一个成功的汉吏,必定是熟谙政务,通晓律令,然后才有机会从升斗吏,升为百石,二百石,三百石,最终成为六百石长吏。
汉之二千石很多出身世家,但也不乏是小吏出身,汉史之中的记录极多。
至唐时门阀世家势力犹存,但为吏者仍然有上升渠道。
至大明则断绝了吏员的上进之途,完全沦为下流。
奇诡的是大明太祖断绝吏员上进之途,又叫他们世代相袭。
可能太祖以为这样省事,叫一群下贱材儿世代为吏去罢。
不料却因此造就了很多世代为吏的家族。
在京城各部,不少吏员世家富过一品大员。
在州县,吏员家族彼此声气相连,可以连同士绅架空州府县官。
越是如此,吏员形象就越是不堪,这些正经的读书人哪怕就是个童生,为吏也是最后的迫不得已的选择。
选入诸司为官,先从不入流做起。
王府长史司下有品级的官职还是有一些空额,这些不入流的总是能看到一些希望。
当然这些读书人多半也是看不到希望才会选择到王府应试,那几个秀才都是三十多了,最少参加了五次以上的乡试都未中举。
童生就如宁思道一样,考了多次院试未能成秀才,希望差不多断绝,或是家境贫寒,没有办法坚持下去。
也有一些老童生,老秀才,但年龄过四十以上的童生或秀才,朱载墐也是不要了。
那些人已经迂腐不堪,脑子已经读书读傻了。
名间传言里的迂腐书生,多半就是那些脑子不太灵光,明明考不上,仍然在咬牙坚持的所谓读书人。
粮商们进来时,宁思道等人也是一阵轻微的骚动,但多半人还是坚持低头应考起来。
喜欢大明1551请()大明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