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团的出现,真人戏的全面铺开,都是舆论铺垫,会伴随着社会变革,给予社会变革巨大的推动力量。
苏咏霖一番解释之后,肖翠算是明白了苏咏霖对她的希望和期待,对于戏剧团的工作,她感到好奇,表示愿意进行尝试。
苏咏霖则告诉她不用急,一切还在筹备之中,她可以继续在干部培训学校里上课,学好理论知识,对政论思想体系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和了解,只有自己了解透了,才能让别人有所感悟。
看到了肖翠身上的可能性,苏咏霖意识到伴随着自己与复兴会同志们的努力,明国社会已经在发生变化了。
肖翠是觉醒第一人,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人。
第一个肖翠出现了,未来千千万万的肖翠也会出现,而工场女工群体就是这个孕育出一个又一个肖翠的温床。
苏咏霖觉得与肖翠同样出身的工场女工群体是眼下大明国中最具有反传统精神和勇气的一群女子,所以戏剧团的最初成员也将从这一群体当中诞生。
肖翠将是一个标杆人物,将得到非常好的宣传。
复兴会宣传部门将会以肖翠作为重要的宣传对象,派人到各地工场中宣传,招募敢于对人生做出突破的女子来到中都,接受进一步的教育,并且加入戏剧团,进而加入复兴会。
苏咏霖非常清楚在当前的社会状态之下,工场的存在是女子觉醒的重要依仗,这一略显新潮的生产单位为女性们提供了经济基础,使她们在社会生产中拥有了自己的地位。
而工场的持续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持续发展将推动这一地位的持续增长,社会上能够为女子提供的工作岗位越多,则她们的社会地位也将更高,对旧思想旧习俗的颠覆和破灭也会更快的进行。
这一切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变革是否快速、成功。
而将这一切寄托在本国市场内是不行的,本国市场在完成工业化变革之前,缺少内需,作为社会主流的农民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工业品。
当前明国社会最大的内需还是农业性质的,一波逆城市化正在进行当中,苏咏霖正在修正金宋以来社会上虚假的商业繁荣现象。
当前的社会生产力并不足以让宋代那种程度的繁荣商业正常出现并且健康发展。
开封城和临安城的商业繁荣是对农民进行剥削和压迫的产物,是早熟、异化的商品经济,绝不可能诞生正常的资本主义萌芽。
所以苏咏霖解除了剥削和压迫之后,逆城市化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城市人口回流农村的浪潮出现了,小农经济再次成为社会主流。
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状态。
但是宋朝这一波虚假的商业繁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也并不都是负面影响,也有正面的影响。
比如市民们与这个群体所诞生的相关文化,以及那一丢丢的伴随着虚假商业繁荣而出现的觉醒思潮。
就当下的整体情况来看,市民对新思想的接受程度明显超过农民,更快,也更高。
为了避免好不容易走向觉醒的社会形态随着小农经济的重新繁荣而再次回流到中古隋唐时代,苏咏霖将要对社会生产进行集体化改造。
通过集体化改造和思想教育加持,带领人们跳出小农经济的生产怪圈,并且大力推动工场和外贸商业的繁荣。
拉动内需的同时,大力拉动外需,通过内外两架马车的拉动,把明国的社会经济拉到正确的方向上,而不是一步步走回隋唐老路。
隋唐固然辉煌,但是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
苏咏霖既然看到了一条更为坎坷但是注定正确的道路,就不可能走回中古时代,哪怕那是中华帝国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