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对土司动大刀是第一步。
第二步自然就是西北地区的融合,以中央政权主体民族为文明核心的融合。
一代不行,就两代,三代。
只要这个既定国策不改变,西北这个华夏文明的创始之地必将重新成为这个文明坚不可分的一部分。
现在负责对土司问题解决的主要是进驻青海的辛思忠暂一军,进驻宁夏的赵忠义暂二军,进驻甘肃的艾能奇第十一军,以及其他陕西顺军。
不过赵忠义的暂二军同艾能奇的第十一军将承担封堵西军孙李集团的任务,故而当下实际着手土司问题的其实就是辛思忠的暂一军。
而青海这个新建省也极其复杂,不同于宁夏省是从陕西省剥离出来,也不同于甘肃省是原明朝的陕西行都司,这个省除了原先的明朝西宁卫同塞外四卫外,又有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两个前明机构。
境内除汉族以外,又有蒙古、藏人,复杂程度比之由陕西行都司演变而来的甘肃一省还要复杂。
行政管辖方面,明代主要是以西宁兵备道直接管理蒙、藏各部和西宁卫的。但是在青海南部所建的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等却是实行“土汉官参”制度,并且境内佛教体系旺盛,当地佛教领袖对于地方治理有很大的发言权。
因此辛思忠奉命进军西宁并兼青海巡抚,首先就是理清青海一省的人文政治环境,从而为青海省的建立提供可行方案。
要不然就是光有省名,而无有省实了。
陆四对辛思忠这个“虎焰斑”是十分看重的,此人除了是难得骑将外,对西北问题了解的也比其他人多,毕竟当年李自成派往西北经营的两员大将一个是贺锦,一个就是他辛思忠。
贺锦被甘肃土司伏击遇害后,辛思忠一人扛起了西北重任,在其经营下大顺方才在西北沿边地区建立稳固统治,如果不是中央主力遇挫转进,辛接到诏令率军撤离西北,假以时日,此人一定能成为西北最耀眼的将星。
被大顺监国亲自划定的青海省境的复杂情况,辛思忠从投降的西军官吏那边基本摸清了情况,稍后便给行营上书,但这道上书却不是就青海本省情况给中央的建议,而是将乌斯藏问题也一块列入。
辛思忠认为如果大顺建立青海省并在境内进行“改土归流”,遇到的阻力来源最大的不会是朵甘行都指挥使司、必里卫、答思麻万户府这些当地土司,而是来自乌斯藏方面。
原因是青海一省的几个土司卫所和指挥使司都受乌斯藏方面的佛教势力影响。
“欲解决青海,必先解决乌斯藏。欲解决乌斯藏,必灭佛。”
给监国上书的末尾,辛思忠直接给出自己的最直接的看法,那就是大顺必须仿效从前的三武灭佛,对青海及乌斯藏的佛教势力给予毁灭性的打击,否则由于两地****的土官性质,以及当地百姓多被佛教荼毒迷惑,只简单的进行改土归流根本无法实现青海省的建立,也根本不能保证青海一省的稳固。
也就是一日不在青海及藏地灭佛,受佛教影响的当地人就一日会同大顺为敌,从此地方不宁,使中央难以有效治理。
“虎焰斑的上书你们都看过了吧?”
陆四环顾众人,抛出自己的看法,他点了根烟,道:“我不知道你们信不信,反正我这个监国是不信佛的。”
“天子者,上天之子!上天者,天帝。”
贾汉复跟随监国日久,对监国揣摩到位,当下高声表态,同时这个表态也是对监国皇权至高的肯定。
“说国家大事,什么天子天帝的。”
陆四轻斥一声。
“臣失言!”
贾汉复慌忙躬。
“虎焰斑说青海的事就是乌斯藏的事,这个乌斯藏的事是不是礼部尚书能给我这个监国解惑?”
陆四看向巩焴。
被点名的巩焴无奈出班道:“回监国,乌斯藏本是蒙元对藏人所称,明朝建立之后太祖皇帝朱元璋曾多次派人前往乌斯藏,又命蒙元时期所任乌斯藏故官赴南京授职,不来者皆予罢除...为了对乌斯藏进行治理,明太祖置乌斯藏指挥使司予以管辖,至此乌斯藏方为明朝所有,也是第一次为我中国所有。”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