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屋小说网>我要做门阀> 第六百四十五节 可怕的临淄城(1)(2/3)
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第六百四十五节 可怕的临淄城(1)(2/3)

章节不对?章节无内容?换源看看: 笔下文学起点文学ddxsku南派三叔新笔趣阁雅文小说
  

  “及至查访临淄及齐郡山川地理人文,下官战战兢兢,不敢多言也!”

  “侍中问齐郡何以维持临淄百万之众?”隽不疑苦笑着道:“齐郡上下,从未主动去维持过临淄城猬集的百万之众!”

  “自平阳懿候治齐,临淄的人口,便自然的猬集了起来,百年繁衍和不断聚集,形成了今日之人口规模!”

  “据下官的查访,临淄之所需柴米油盐,布帛鞋履之物,皆是青州,乃至扬州、徐州、冀州、荆州商贾转输而来……”

  “大司农之海官船队,所获超过八成鱼获,也是全部输往临淄……”

  “东莱、胶东、胶西,十余万渔民,每日所获鱼获,也基本是贩往临淄!”

  张越听着,面带微笑,心里面却是想着:“所谓看不见的手吗?”

  市场确实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因为趋利的商人,会为了利润,主动去做很多事情。

  但问题是,那是临淄!

  一个人口百万规模的超级都会!

  整个地球上现在最大的城市。

  而且,临淄的人口规模,已经保持在目前这个水平,起码二十年了。

  故而,都不需要去学什么经济学,也不需要列什么公式。

  只需要知道一个常识——在西元前的小农经济下,物流成本,高的超乎想象。

  而如今,又没有隋唐大运河,使得临淄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故而,很显然,临淄城的基本生活消费商品,只可能是就近获得的。

  但问题是,齐郡或者说齐郡周围的胶东、胶西、淄川、琅琊、北海等郡,有这个能力,供给临淄的消耗吗?

  此外,临淄的人民,买得起从这些地方运来的粮食吗?

  对此,张越深表疑问。

  关中粟米,均价百钱一石,临淄的粟米价格,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字。

  以百钱一石来计算,一个五口之家,每一个月的基本需求,在六到七石。

  这就是六百钱到七百钱的开销。

  而汉室一个百石官吏,月俸将将六百钱。

  也就是说,起码需要有百石官吏的收入,才可能在临淄生存。

  这可能吗?

  理智告诉张越,这是不可能的。

  至少,小工匠和小商人,是做不到这个收入水平的。

  就听着隽不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接着说道:“而临淄城中居民,除官吏、军人、贵戚、士大夫及其家眷下人奴仆外,余者尽为工匠、织户!”

  “下官曾在临淄城中,住过一个月,所见者,家家户户,织机之声,从早到晚,从不停歇!”

  “妇孺老弱,日日夜夜,织布抽丝,刺绣织缎!”

  “善织者,五六日可织帛一匹……”

  张越听着目光灼灼。

  有关汉代都会经济和生产生活的日常情况,在后世,已经不可考了。

  只能通过汉代时人的诗赋与策书甚至是官府文书来窥见当时的情况。

  而汉代,有一篇诗歌,穿越了千年时光,流传至后世,久经不衰。

  那就是《孔雀东南飞》,这虽然是东汉晚期的乐府诗,但因为相距时代不远,小农经济社会变化不大,所以可以从中窥见汉代农村生活与小农经济下的人民生活缩影。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我的书架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