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面前这个憨态可掬的贵人,对于这一切均不知晓,却一点也不想知道,该怎么说呢,是太笨,还是太聪明呢。
贾诩转瞬之间就完成上述分析,可是谁也看不出来他到底思考了什么。他装作没看出来董承为何而来,暗中引出话题道:“国舅大才,想必胜利之后,这天下肯定会重新归于安定。”
董承一拍脑袋,笑着说道:“你看看我,女儿刚嘱托的事都忘记了。现在起了战乱,三辅出现二十几万难民,他们短期内肯定没法种地,没有吃的可怎么办啊?”
贾诩心中恐怕要扶额叹息,这人也太容易路出马脚了吧,一句话就把天子通过董贵人,董贵人又刚见过他,全都说了出来。
这人以后可不能担当重任,估计一个眼神就会暴露心中有鬼,被捉住之后肯定也不知道掩护家人和上级,估计会统统拖下水。
考虑这一点,还是不要和他多说话吧。
“国舅勿忧,待战时平定,百姓返回家乡,一切自然回归安宁。有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多做什么,只需给小农一个安全的土壤,他们就会恢复生产。”
董承说道:“文和说的对啊,看来只需要一些时间就好了。”
对什么对啊!春耕都耽误了,壮劳力早被拉去当壮丁、家丁,怎么可能那么简单就恢复。这段内心独白,当然不是出身颇好、不知民事的董承能想得出来的。
贾诩想完之后,觉得这瞎话说出来太假太丢人了。难道跟董承在一起,真的会被带歪了?
不管真话假话还是少说为妙。
贾诩看着董承挪动他胖乎乎的身子离开了。
“想解决这个问题啊,那可是难得很啊。”
说完他下意识的看向了东北方向,又瞥了一眼东方。
“不行啊,这样交不了差啊,回头还会被女儿说是不关心她和天子。他这个国舅加国丈可真的不好当啊。”
没办法,董承只好喝几口凉水压压惊,然后壮了胆子朝着李儒那边去了。
李儒回到长安已有一年半了,他知道没有兵指挥不动别人,但他不需要去割据一方,更不会去看李傕、郭汜那些人的脸色。换句话说,这朝中没有一个人是他的朋友,更没有可靠的盟友。
别人同意他的意见,或者在某件事上支持他,完全是对他感到恐惧,不得不同意他。要不是领兵在外,颇具实力的董白对他比较尊重,恐怕朝中群臣就要在天子的授意之下,群起而劾之。
那种情况发生的话,李儒就要投靠李傕了,借用他的手,让这些人给他陪葬。很可惜,现在他有更可靠的方案,不需要同归于尽。
“文优救我!文优救我!”
董承即使贵为国舅,可也不敢跟李儒正常的说话,他想到与其低声下气地求,还不如装惨哭穷,这样估计不会那么恐怖。
李儒眯着眼睛,看着在面前年纪不比他小,在那里干挤眼泪的董承。他真是哭笑不得,此人实在是没用,在这个位置活成这个样子,也许是在等着某一天意气风发吧。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3页当前第2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