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断续续的信号中,高旗告诉马奎和小刘先回去,自己准备在天黑之后去村委会的活动室将就一下,算是为未来自己来驻村指导打个前哨。
按照唐笑爷爷奶奶模糊的描述,高旗来到了那片玉米地,这些玉米地和高旗曾经见过的标准化工业生产的大型玉米地有很大的不同,那些玉米地很密集,而且很壮,只有联合收割机才能入场收割,这里的玉米地很稀疏,为的是人能够入场收割,这两种收割方式的差异如果从年代和技术上来区分,那可谓差距巨大,一个是农耕文明时代的收割方式,一个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的收割方式,不过在高旗看来,似乎最开始那个年代的玉米地,才显得可爱,每一包玉米都包含着辛勤的劳动,而工业革命之后机械作响的年代,显得反倒野蛮起来了,效率永远被放在第一位。
说起来还真是讽刺,从前的农耕时代,被几十年前的文明时代称之为野蛮年代,不过近些年看来,现在这个文明时代反倒是更像野蛮的年代,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年代反倒成了人人向往的优雅生活。
高旗看见了那块大石头,他笑了笑,心里想,真是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这块石头可真大,大到
“看见一块大石头之后,顺着小山路上去,就是唐笑所在的小山洞,我们去过一次,就再也不想去了,腿脚不利索,上山上不去。”
高旗突然想起了之前唐笑的爷爷说的这番话,不得不说,老人家身体好得出奇,这别说老人家,就像高旗这样的年轻人,要上到这小山包的顶,也要费不少功夫,甚至在高旗看来,这种人开拓出来的路,毫无安全措施,显得很危险。
“真能怕上去吗?”高旗看着正午的阳光就快变成夕阳了,而且他感觉自己有些微微的头晕,高旗推测应该是轻微的高原反应,他自从来到山上的村里就有这样的感觉。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高旗想到了大文豪苏轼的诗词,可瞬间他就感觉到,在这种疲于爬山的状态下,什么高雅的诗句都是废话,高处不胜寒倒是有的,起舞弄清影却没有,倒是额头冒的汗变成了冷汗,高旗感觉到的不是“何似在人间”那种每秒,而是感受到人间的疾苦。
纵然在新闻、媒体上看过不少贫困农村的现实,也在书本上读到过不少关于中国农村的现状,可现在,他才真正的切身体会到农村的艰辛,或许有人向往田园生活,向往来大山深处寻求安静,但这显然只是历尽繁华的少数人的个人喜好而已,高旗心想,他们或许只是向往简约和田园,而不是向往为了生存而竭尽全力。
高旗爬到小山包的半山腰,感觉到一阵脚软,软的原因有二,一是体力不支导致的脚软,二是站在高处的恐高,或许恐高的因素更多一些。
这条通往悬崖处的小路与其说是小路,不如说是人为探索出来的天然扶梯,这条小路由石头和泥土构成,上面布满了脚印和胶鞋留下的黑色痕迹,最为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条路上布满荆棘,用成语披荆斩棘来形容极为贴切和形象,这算是现实版本的了。
本章节尚未完结,共2页当前第1页,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